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得來不易的空氣監測站


得來不易的空氣監測站
作者:吳松霖

台大詹長權教授針對六輕污染與居民健康的研究要持續進行,今天,本報的編輯團隊陪同台大研究團隊到台西進行空氣監測儀器的架設,一路上感觸良多,這項工作並不簡單。

台西麥寮每村各設一站,交叉比對找因果相關

這項計畫的研究團隊由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教授為計畫主持人,成員為結合流行病學、公共衛生、醫師、律師、環境分析化學與風險評估等專業熱心的人員組成,從98年起至今3年的研究調查工作證實,距離六輕越近的鄉鎮,空氣中致癌物質的濃度就越高,且罹癌的人數也越多。但既然報告已有結論,為何教授的研究還要繼續?因為空氣中的污染來源並非只有六輕,而導致居民罹癌的原因也不只空氣污染,教授希望找出最大污染源與居民健康影響之間的更明確因果關係,所以必須擴大研究,得在台西、麥寮的每一個村各設一個空氣監測站,才能進行更嚴謹的交叉比對。
台西、麥寮的空中總是迷霧濛濛,明明六輕黑煙天天都能看見,但要證實污染來源卻極為困難

彰化沿海:從南方吹來的癌危機


彰化沿海:從南方吹來的癌危機
作者/吳松霖

昨日,公共電視記者鐘聖雄與立報記者呂苡榕來到雲林專訪我們團隊,未料,接受專訪的我們卻得到更多回饋。

在我們見面前,兩位記者耗費了超過半個小時都在找路,但他們始終就在我們約定的地點旁繞圈圈,這對於在台北生活過多年的我們,城鄉差距的感受非常明顯。造成 這個問題的主因在於道路的標示很不清楚,不少民宅甚至沒有門牌,這與我們上次在台西鄉進行訪談的經驗類似--有的道路標示的方向還完全相反,這讓外地訪客與移居者感覺極不友善。且誇張的是,我們昨日相約的地方位於虎尾,這個雲林縣第二繁榮的大鎮,竟然連基礎戶政建設都如此打折,這要談何地方發展?

   訪談開始前,我們還意外發現,原來這位公視記者--聖雄是筆者高中時期的隔壁班同學,再進一步探詢,他正極力關心彰化沿海居民罹癌問題與六輕污染之間的關連,看到同學也不約而同的想為家鄉盡份心力,這樣的緣分特別使人興奮。

而 他目前正在著手一件影像計畫,名為『南風』。為何如此命名?因為六輕的空氣污染有兩種傳播路徑,當東北季風盛行之時,台西、四湖、東勢鄉成為首當其衝的下風處;而當南風吹起,與六輕僅有一溪之隔的彰化大城、芳苑、竹塘則飽受其害。根據詹長權教授的報告,距離六輕最近的雲林沿海五鄉是全縣罹癌比率攀升最高的地方,而根據衛生署的資料,距離六輕最近的彰化沿海三鄉,也是全縣癌症前三名的高風險鄉鎮。

鐘聖雄的『南風』影像計畫,是希望將彰化沿海居民的罹癌故事進行影像紀錄與傳播,目的無非是想讓更多人共同省思環境污染的嚴重危害。聽起來,這個計畫極富意義,然而,在聽其轉述拍攝時的心路歷程,卻讓人感慨萬千。

他說:『你能想像開口要求病患家屬與家人的遺照合影是什麼樣的心情嗎?這讓人感覺自己是個「缺德」的攝影工作者,這不僅在掀人傷疤,還在人家的傷口上再度灑鹽,但這件事我不得不做,這些真相必須讓社會看到,然而,在這之後我又能改變什麼?每每進入彰化沿海,內心的衝突與掙扎難以言喻……』

聽著同學無奈的話語我一時不知如何回應,但內心卻盼望他能勇敢堅持,期望藉由他的影像揭露,喚醒更多人的危機意識,面對這場全面擴散的癌危機,我們需要更多的力量。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經濟部長與行政院長,你們何不搬來六輕long-stay ?

經濟部長與行政院長,你們何不搬來六輕long-stay ?

作者/杜憶如

         就在經濟部長施顏祥一味替台塑六輕等高污染、高耗能、高致癌率的石化產業護航的同時,我們的行政院長陳沖顯然也”撩落去”了!


   陳沖明言「石化產業朝高值化發展是政府既定的重要政策,經濟部已依產業創新條例規定,將其列為該部主管2020年10大重點產業之一,期盼經濟部能陸續 將各種產業規劃對外進行說明或發布,成立跨部會推動平台及推動辦公室,以落實各項策略與措施。」、「對目前的環評制度重新思考」。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向您推薦好書:卯上台塑的女人(轉載自原書籍簡介)



                向您推薦好書:
                                             卯上台塑的女人


         黛安威爾森,是第四代捕蝦人,也是五個孩子的媽,當她發現,自己住在全美國污染最嚴重的地區時,她決定反擊,對手是身價上億的跨國大企業,包括台塑、陶氏化學及英國石油!

  只有高中畢業的黛安,為了捍衛她摯愛的德州灣沿岸與漁人鄉民,她自己摸索,解讀堆積如山的環保局報告,研究二氯乙烯、氯乙烯、苯...等科學術語,學習寫出成功的訴狀,發起一連串抗爭行動,只為了揭發「政府、企業和民眾不願面對的真相
」!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詹長權研究報告:『六輕污染及健康衛教手冊』

這本手冊是根據詹教授歷時三年的研究成果所製作出來的(關於詹教授的研究,詳情可參考『不畏權威的學術良知』一文)。手冊在製作過程中,在設法讓內容對缺乏背景知識的一般大眾好吸收、好理解上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並反覆進行了嚴謹的校對工夫,對不易理解的專業術語在不失精確性的前提下,做了通俗、平易近人的解說。

本手冊是對一般大眾了解六輕污染所帶來公共健康問題,是很親切的入門導覽,若能大量散播,相信會對引起公眾對六輕議題的關心大有幫助。但只可惜因為我們經費有限,小手冊份數不足,還請關心六輕議題的各位能協助印製與散播!願意協助紙本印製與散播的熱心人士煩請請來信告知您發放的地點和份數;或著各位如果認同此手冊的話,也可以藉協助轉寄電子版給親友,或分享在自己的臉書、部落格及網站的方式表達支持!

手冊的內容:

封面與封底

內容

手冊樣本圖:

100 年度沿海地區空氣汙染物及環境健康世代研究計畫期末報告



陳財能,有家,住不得


陳財能,有家,住不得!
紀錄肝硬化夫妻的流亡生命,
亟需您共襄義舉


  作者/編輯部

    10月30日,我們約訪陳財能於台西鄉南清宮旁的舊家,三層樓,五年前,由於無意間被中醫師診出罹患肝硬化,就搬家了,新家,是一輛貨車。

  陳財能笑笑著說,山不轉路轉,六輕不走,只好他與妻子走,他們流亡至南投溪頭,更換環境,以求活命。他的樂觀所埋藏的無奈與悲苦,我們聽得出,但寫不出。我們當下自問,如果我們是陳財能,能如他笑笑著說,山不轉路轉嗎?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刊物下載 (第三期)

如果您也認同我們的理念,並且願意協助 / 贊助刊物的發放,歡迎自行下載電子檔案,並印製成A3雙面的紙本刊物,也請來信告知您發放的地點和份數,非常感謝!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請大家當六輕的『監察委員』!

請大家當六輕的『監察委員』!

作者/編輯部 
我們不是要反六輕,也不是要與六輕作對,我們只是要求六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為在廠內工作的人與廠外的居民,打造安全、健康、生態平衡永續的生活環境,我們衷心期盼與六輕共生互利,敦睦和樂,但是,台灣社會無不認為,台塑資方的眼裡,只緊緊盯著利潤,毫無社會責任?


為了「教育」六輕資方,使其逐漸履行社會責任與遵守法律,<自從六輕來了>編輯部懇請各位鄉親當六輕的『監察委員』!只要聽聞或得知六輕的行為與咱鄉親的權益、社會公義相違背,趕緊與我們聯繫,我們立刻前往調查,公諸媒體,向權責相關單位舉發。

六輕報馬仔專線  吳松霖 0921-313-705
         杜憶如 0919-393-869

以車為家的流亡鬥士

以車為家的流亡鬥士
作者/吳松霖

有家不住、卻以車為家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嚮往:開著一台配備齊全的休旅車,有床、電視、冰箱、廚具和盥洗設備,和親密伴侶在溪頭的山上與蟲鳴鳥叫共度星光之夜?聽起來這真是一件浪漫的事。不過,如果要你丟下舒適寬敞的家,每天卻只能在車上度日,結果又會變得如何?


同樣都是雲林台西鄉人的陳財能夫婦,結婚後也在台西成家立業,生有兩兒一女,經營一家土木工程公司,有著祖傳的魚塭,還有一棟舒適的三樓透天。但任誰都無法想像,他們夫婦兩現在卻放下一切,被迫過著以車為家的生活。
                          陳先生將小貨車改造成『移動的家』,五年前開始過著流亡人生

六輕與雲林人的流亡悲歌

六輕與雲林人的流亡悲歌
作者:編輯部
   
    以蔣介石為首之國民黨流亡台灣後,忠實奉行了美國帝國主義強銷予第三世界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即工業/城市資本主義,所以,與全世界各國的資本主義歷程無異,農業豐饒的雲林人被迫離開家鄉,離開土地,到城市到工廠受雇打工謀生,甚而創業而夢想發財致富,而善於單一標準答案考試且家境許可之學子,則力爭至城市就學,順服升學主義/文憑主義(其實是漫長而殘酷之社會內戰)之統治邏輯,踏上追逐功名利碌、明爭暗鬥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