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轉發】蘇治芬前縣長又涉違法 發放六輕許可證(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新聞稿)


轉發自:苦勞網

環團: 雲林環保聯盟、要健康婆婆媽媽團、雲林淺海養殖協會、耘林藝術人文生態關懷協會、彰化縣醫療界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

環團於今年9月14日六輕4.9排放量研商會議中,舉證雲林縣政府於102年底至103年初雲林縣舉辦農業博覽會期間,甚至104年李進勇擔任縣長任內,涉違法發放部分六輕五期之擴廠許可證,包括台塑公司之聚氯乙烯廠(PVC廠)、四碳廠(C4廠)、碳纖廠(CF廠)、高吸水性樹脂廠(SAP廠)等,有VOC、SOx、NOx等許可量超過環評量,涉違法。今天環保署環評會審查台塑公司之「甲基丙烯酸酯類廠變更」,環團又查出雲林縣政府前縣長蘇治芬又涉違法發放六輕甲基丙烯酸酯廠許可證,環團要求檢調單位及監察院啟動調查。

雲林淺海養殖協會義工吳日暉表示,蘇治芬對不起雲林人,六輕設廠20年來,許多雲林人罹癌患病死亡,蘇治芬8年縣長任內未把關降低六輕汙染,卻還涉違法發放未經環評通過的六輕五期申請案件許可量,雲林鄉親絕對會按鈴控告蘇治芬,還未通過環評就涉違法通過許可證。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表示,93年六輕四期環評通過的台塑公司甲基丙烯酸酯廠的原料為丙酮70500噸/年;氰酸33000噸/年;甲醇38000噸/年,98年12月六輕五期提出丙酮120450噸/年;氰酸52560噸/年;甲醇64970噸/年,環評尚未通過,雲林縣政府卻於100年7月就發放丙酮120450噸/年;氰酸52560噸/年;甲醇64970噸/年的許可證(府環空操證字第P0637-03);而103年4月農業博覽會完畢後又發放更多環評未通過的操作許可證(府環空操證字第P0637-04),還增加許多新製程,許可增加每年約4萬噸重油。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表示,93年六輕四期環評通過的台塑公司甲基丙烯酸酯廠的產品為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分別只有9萬8千噸/年及2萬噸/年;然而103年4月通過的許可證(府環空操證字第P0637-04),卻增加產品包括過硫酸銨9萬多噸/年;發煙硫酸6萬多噸/年,甲基丙烯酸甲酯也增加許多。

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執行長顏淑女表示,103年4月許可證還增加原料二乙胺 175噸/年,儲槽增加17座,增加許多新製程。環團抗議雲林縣政府知法犯法,明知台塑公司甲基丙烯酸酯廠尚未通過環評就發放增加原料之操作許可,今天環團再舉發雲林縣政府涉違法事實,要求檢調單位立即啟動調查蘇治芬縣長任內是否不當收受六輕回饋金,要求調查六輕各廠之許可證涉違法發放情形。

「站在398根煙囪下,一起深呼吸……」環境教育活動心得(16)



作者:Li Shu-Hua
心得:
每條生命都是很珍貴的
每個人的死亡都會有人替那個人傷心
台塑六輕要生存
住在廠區附近的人也要生存
就發生火災這件事來說
真的只會產生二氧化碳?
有學過化學的人應該都會知道
a+b+c→d+e+f
就算不知道也沒關係
大家總該知道
世紀之毒-戴奧辛
為什麼會產生呢?
其中的一個原因是燃燒塑膠
一個發生火災的地方裡面會沒有塑膠?
塑膠是個隨處可見的東西
監測環境中的汙染物質人人有責
無論是不是公家機關的一份子

(為促進理性討論,本報期待各種立場與言論之投稿,來稿全文刊登,投稿原則請點此。本系列觀影心得,轉載自雲林環境教育館精心主辦的「站在398根煙囪下,一起深呼吸……」環境教育活動,請見活動專頁。)

環境資訊轉載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環境資訊轉載







【讀者投書】一個環保志工對化製廠污染改善的努力經驗分享



作者:李明遠(雲林縣家長協會北港區執行長)

分享一個雲林水林全國最大家化製廠的污染改善案例,這是一個長期污染地方長達20年的化製廠,老闆是全國養豬協會的理事長,藍綠政商關係亨通,該化製廠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一直是雲林縣水林鄉居民的痛,隨著不同季節不同風向,產生的臭氣輪流侵害水林的不同村莊,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及健康,一直以來鄉民束手無策,任其侵害飽受蹂躪之苦!

以下一段公所民意信箱的精點留言:【住鄉下還要關窗戶,悲哀的水林人!2014/09/09,回到水林工作也有十幾年了,這幾年,住水林最大的悲哀就是,晚上無法在庭院乘涼,天氣悶熱時,竟然還要緊閉窗戶!原因無它,就是空氣實在太臭了!

從此我投入了反空污的行列,一開始組織巡查隊,不斷向縣環保局報案,並請議員在議會提出質詢,但都白廢工,環保局根本無心,公權力始終不張,該議員也曾被試圖買通,我們靜下心來一面累積報案資料、充實紀錄資訊及增加專業知識四處陳情,一直到獲得環保學者關心,轉達環保署符副署長,責成中區稽查隊進廠全面查察,才知其很多操作許可證過期,污染防治設備不足,縣環保局才被迫要求勒令停工,再透過中央級民代要求農委會蒞廠輔導協助改善(居民代表也一併參與並全程攝錄),並公開訂出改善期程及應改善設備,迄今已三個多月空污及廢水排放確實都大幅改善,老闆的觀念改變後,居民對該老闆印象大幅改善,他也不須再忙於應付地方政客的要脅及不樂之捐,投入資金改善污染設備之後,與地方共存共榮,居民也可做他後盾,抵擋不肖政客的予取予求!

在這期間我們完全沒與該老闆有任何接觸,保持客觀超然立場,也未得到任何人身傷害及威脅,成功翻轉政商勾結的局勢。但我們仍保持戒心及巡查,希望他新設立的設備及阻絕設施都能100%運用,不要再讓他有僥倖心理!

補充資料(當時環保署中區大隊回函):

郭教授,您好:

感謝您關心環保事務,有關您提出的「雲林縣水林鄉大勝飼料股份有限公司化製臭味及該鄉萬興村養豬場豬屎臭味」問題,謹回覆說明如下:
您所反映的事項,本署符副署長至為重視,並即交請本署環境督察總隊中區環境督察大隊(以下容簡稱本署中區大隊)研析查察,經本署中區大隊於104年4月20日、4月21日、5月5日及5月12日執行督察,結果如下述:

一、查察大勝公司:

(一) 本署中區大隊於104年4月20日及4月21日督察該公司,查其廠內分別有A、B兩廠房從事飼料製程,A廠房飼料製程之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已逾期失效,惟其於許可逾期後仍持續作業及未每日記錄空氣污染防制設備監測儀表讀值,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另其B廠房飼料製程於督察時作業中,其空氣污染防制設備開啟操作中,經採樣周界空氣檢測結果,異味污染物值尚符合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惟查該項製程未申請取得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逕行操作,亦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另該公司放流水經採樣檢測未符合放流水標準、廢水處理設備與排放許可文件登記事項不符及未申請取得廢水貯留許可文件逕行貯留廢水,已違反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另其部分事業廢棄物貯存方法及設施未符合規定等,則已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規定。

(二)本次督察查獲以上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水污染防治法及廢棄物清理法等相關規定情事,本署已函請雲林縣政府依法裁處。

二、查察水林鄉萬興村養豬場:

經查位於水林鄉萬興村有高興、成峰、新益、明億、育生、聯福興、伸豐、冠東及達勇等9家養豬場,其中冠東及達勇已停養,查雲林縣環境保護局104年1月迄104年4月受理民眾陳情,針對飼養中之7家養豬場共計稽查23場次,已查獲高興牧場違反水污染防治法及涉犯廢棄物清理法行政刑罰規定,明億畜牧場違反水污染防治法規定,並已依法裁處。本署中區大隊再於104年5月5日及5月12日督察該2家畜牧場,亦分別查有違反水污染防治法及廢棄物清理法等相關規定情事,仍將函請雲林縣政府依法裁處。
本案本署將請雲林縣環境保護局督促業者儘速完成相關改善,避免發生環境污染事件。

本案後續如您還有其他資料、事證或問題,敬請不吝指正,以期環境品質獲得改善與提升,再次感謝您的協助。

環保署中區大隊第4隊隊長 ※※※ 敬上

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

環境資訊轉載







【週末環漫畫】日月光無罪,但是他真的清白嗎?(環境資訊中心)


【讀者投書】雲林環境的我思我見


作者:李明遠(雲林縣家長協會北港區執行長)

長期在雲林水林投入大勝化製廠空氣污染的環境議題關注及改善工作,心情煩雜時都會帶著環保志工就近去口湖的湖口濕地吸吸那充滿海味的清新空氣,沉殿一下心情,那天偶然去了台西海園,面對著初秋首波的西北風,居然完全聞不到那屬於海邊特有的鹹味海風,空氣中存著無法形容的淡淡化學怪味,著實讓我震撼,就像那天在雲林樟湖大凍山頂看到的霧茫茫空氣,籠罩雲林的上空一樣悸動,我們都知道雲林的空氣環境真的出問題了,而我們的孩子及家人就生長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該思考怎麼為雲林這塊土地做些什麼!

我們曾在水燦林國小升起了雲林第一面的空污旗,心中百感交集,第一天就是紅旗狀況,幾個月過去了,北風又回來了,如今我們的政府對空污的防治又付出了什麼?回饋金及促協金等錢都拿了,而我們的空氣環境改善確被犧牲了,百姓除了無奈,還能如何,前幾日六輕的爆炸事件縣府及麥寮鄉公所異常得冷靜作為,難道我們看不出端倪嗎?雲林的百姓不想無謂抗爭,我們須忙著養家糊口,我們單純的只希望PM2.5及空氣中硫化物等有毒物質能有逐年的減量進展,這才是六輕及縣府應共同面對解決的,而不是一直向六輕拿錢!沒真正在解決問題!

雲林縣府與六輕成立了所謂的溝通平台,延攬了所謂環保專業的副縣長統籌,百姓原以為終於能與六輕談談真正的污染改善議題,姑且不再批判這平台溝通過程完全不公開,也沒納入環保、公民團體代表及富民望的專家學者,但至少是結論應符合人民期待,而不是宣佈獲得多少的回饋金及促協金,沒人去談到我們努力讓PM2.5、硫化物及VCM等毒性物質已減量多少%,未來幾個月預計改善那個製程或設備讓污染改善,或預計新建置那些空氣監測設備並讓即時資訊能呈現,讓附近百姓能瞭解生活領域的空氣品質狀況,只單單提到濁水溪出海口的揚塵改善議題,確無改善之道,另外提了一個更誇張的是煙囪的煙道檢測背景資料居然尚未建立,六輕已設立N年了,當然那些養殖業污染禍首無法比對,雲林的百姓真的是單純。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環境資訊轉載







【電台專問】環境不保護署?解析環保署無效自治條例說法──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


主題:環境不保護署?解析環保署無效自治條例說法
受訪者: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謝英士
播出時間:09/25 上午7點到8點
節目介紹:於9/7環保署正式發是雲林縣政府,宣告雲林縣禁燒生煤與石油焦的自治條例無效。環保署提出了很多法律來駁回雲林縣禁燒自治條例,最讓人深感疑問的是自治條例真的無效嗎?節目請到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謝英士董事長一起為聽眾朋友說明喔!


此集節目之錄音檔請點此檔案下載點連結

想了解其他資訊,歡迎收聽姊妹電台 FM105.7,姊妹新幹線<<自從六輕來了>>單元,節目時間於每周五、每周六上午7點到8點!

【轉載】返鄉青年吳松霖:地方若沒有自己的公民力量,只能被欺負


本文轉載節錄自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
文/公庫記者羅真

幾個懷抱創造理想農業經濟的年輕人,畢業後踏上雲林農村土地,卻發現土壤與水質在六輕工業排放物長期汙染下變得不堪使用。不能使用的土地要如何談發展?現實告訴他們,除非先解決汙染問題,不然不可能在農村構築理想。於是,幾個年輕人開始關心六輕進駐後的各種問題,並透過發行《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以及在各村舉辦說明會等方式,進行一連串的草根組織工作。其中一位身材瘦高、雙眼專注有神,且總是面帶誠懇微笑的成員―他是電子報總編輯吳松霖。

面臨人生階段的轉換時,吳松霖也曾感到徬徨。畢業後,吳松霖曾在廣告公司與美語補習班任職。然而,廣告公司的勞動剝削型態或是補習班不斷複製的填鴨教育模式,都不是吳松霖願意長久投入的工作。

於是,吳松霖再度與過往參與社運的朋友聯繫,這一次聯繫,他們共同討論出建立農業合作社的構想,計畫一同走入農村。大學時候到原住民部落與各個農村訪調時的累積,似乎在這個時候為他做好下一步路的準備。

吳松霖與朋友開始認識六輕議題,訪問學者專家,並決定發行電子報報導議題,也作教育宣傳。電子報在網路上發行頻繁,但許多在地居民並未使用網路,因此吳松霖也會不定期文章印成紙本刊物,騎著摩托車挨家挨戶發。

他們同時推展「客廳放映會」,透過人際介紹慢慢走入在地人家,與居民共同邊吃午飯邊用電腦看影片。「我們會播剪好一些新聞畫面,像是毒石灰議題,告訴民眾你們家隔壁的東西就跟新聞中那一堆是一樣的,然後我們一起討論要怎麼辦。這個放映環境是大家最放鬆的時候,因為彼此熟悉,最能暢所欲言。」吳松霖認為,許多大型活動能達到的成效有限,常常只能讓群眾感到驚恐,卻沒有後續的凝聚行動。因此,他希望紮實建立地方組織,「客廳放映會」就是在這樣的考量下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