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雲林環保局長應民主共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雲林環保局長應民主共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不論環保局長是誰,都要接受公開詢答

雲林縣環保局長懸缺一事,歷經「假甄選早內定」的程序後,又因環通過甄選者放棄就任而陷入難產。對此,雲林縣副縣長張皇珍向媒體表示「由於公開甄選受限較多,未來將不再舉辦公開甄選」。雖然我們認為張副縣長所言毫無理據可言,但我們仍必須主張:不論最後是誰當上環保局長,最後都須接受公民的公開詢答,因為唯有通過公民的考驗,才有資格勝任環保局長。試想,若連公民的需求和疑問都無法當面答覆,那上任後又怎有能力解決?這樣的人憑什麼做我們的環保局長?


我們要在此先拋磚引玉,向未來的環保局長提出以下疑問,邀請諸位讀者朋友共同思考提出給新局長的疑問,更誠摯邀請未來的新局長在上任前公開回答。因為這是能否治理好六輕汙染的關鍵,而治理好六輕汙染也是雲林縣民、乃至中台灣所有人民最重要的盼望。


一、是否能定期接受公民針對環保局施政進行公開詢答?是否願意定期與鄉親公開座談?


二、局長是否能夠效法過去宜蘭縣長陳定南之「青天計畫」,針對六輕汙染違規之部分連續開罰,直到不再違規為止?


三、六輕若多次違規,是否能夠勒令其停工直到改善為止?


四、是否能夠嚴格稽查六輕汙染?是否能夠做到不對六輕預警的稽查?並在煙道口設置24小時自動檢測汙染儀器,一有超標之汙染馬上開罰?


五、是否能定期公布六輕各式汙染物之數據?公開廠區內部所有作業情形?


除了以上,也希望各位公民、公民團體一起討論要對未來的環保局長提出之疑問,歡迎寄到本報之信箱:fpccgoaway@gmail.com或到自從六輕來了臉書信箱上留言,本報將彙整後刊出,期望大家一起努力,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創雲林湛藍的天空,讓大口呼吸乾淨、新鮮之空氣不再是夢想!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讀者投書】公開甄選局長的十大守則


作者:鐵丁三龍(出身台西/部落格作者/企管行銷顧問)

   今因本縣環保局長不堪良心譴責求去,縣府為杜悠悠眾口,並效法軍中〝愛民十大守則〞精神,特開先例公開甄選新任局長,希望和災區民眾與環保團體取得共識,共同遵循,著勿庸議…再有違者398支煙囪擴大鋪天蓋地,絕不寬貸。全文如下:

公開甄選【看不透的黑箱】
<<環保局長十大守則>>…
1:家世清白 , 在重汙染區沒有朋友和親戚…
2 :  需感破格拔擢之恩 , 保證不賣主求公義...
3:盡心盡力一往無悔 , 配合官商慣例倫理…
4:心肺功能強韌 , 能忍受398根煙筒毒氣...
5:看該看的臉色 , 視而不見的百姓和土地...
6:當官作為潤滑劑 , 為官商協調双赢之局...
7 : 政權存亡為己任 , 協助募款要數以億計…
8 : 王家是本縣金雞母 , 照顧時要小心翼翼...
9: 為長官當手套擦屁股背黑鍋,無役不與...
10:基於上述原則 , 抵死不相信科學儀器
       並致力於合理解讀一切的....檢驗數據

敬請各界推薦專業賢達供縣府選擇,我們會基於上述10大標準擇優遴聘,如果各位推不出適當人選,基於官商和諧共榮的原則,我們將會…………“ 委請X輕王家直接派任 ”

        此致全體縣民 ….     農業首都縣長  : XXX
                                  中華民國105年10月22日

…以上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勿對號入座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記者會「勇伯有決心終結六輕環保局嗎」相關報導




李進勇公開甄選.jpg

當天上午,李進勇縣長於縣議會接受王又民議員質詢時表示:「新任環保局長甄選,縣府有自己的作業程序,將秉持公開、公平、公正之原則,絕對不會找­一個笨蛋,也不可能會有六輕環保局,請環保團體放心。至於等到新任局長上任後,我會交代,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跟社運團體有一個定期對話,交換意見。」(觀看質詢片段


記者會--廖榮祥.png

科長一句話,讓所有公民團體都驚呆了!台西環境教育講師廖榮祥質疑所有甄選資訊與過程完全不透明,算什麼公開?縣府人事處科長出面回應甄選保密是為了保護個人資料。(觀看影片





你能接受「假公開真黑箱」產生的局長嗎?


針對上百個團體連署要求雲林縣新任環保局長必須「民主共決」,雲林縣府人事處科長於16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縣府依法行政,甄選作業完全合乎程序,不容置疑;且人事甄選作業必須保密,甄選名單亦屬需要保護的個人資料。當天,李進勇縣長也公開回應,縣府絕對秉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待新局長上任後,再與公民團體公開座談。


然而,這恐怕是史上最黑箱的「公開甄選」!就是因為李縣長宣稱要公開甄選,更因為歷任雲林縣環保局在六輕治理上,始終讓人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公民們才會集結連署,要求「民主參與」新任局長之甄選。但縣府的作法,卻對所有甄選過程保密到極點,人民絲毫無從參與,連甄試者名單都不知道,請問這就是李縣長宣稱的「公開、公平、公正」嗎?若依此標準,民進黨還有什麼資格反對黑箱服貿?


我們要問,勇伯如此說一套做一套,人民如何信任?勇伯倘若問心無愧,為何不敢攤在陽光下?甄試者要是連姓名都不敢公布,要如何擔任「人民的」環保局長?甄選過程如此黑箱,新任局長還有可能挑戰龐大的六輕政商利益結構,以及數不清的環保局黑箱?勇伯倘若真有治六輕決心,公開甄選過程、至少舉辦一場「公開詢答」,究竟有何困難?而倘若新任局長在上任前,連接受公開詢答都不敢,上任後還能有何作為?


李縣長表示新局長上任後才與公民團體公開座談,但人選還是由李縣長自己「密室內定」,憑什麼要人民接受縣政府「密室專斷」的選擇結果?李縣長一再宣稱「從來沒有六輕環保局,未來也保證沒有」,大家相信嗎?


您連署了嗎?請大家持續參與,廣為宣傳,要求新任局長上任前,接受至少一場公民的公開詢答與考試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轉載】雲林環保局長甄選不公開 環團批「假甄選、真內定」



(欲訂閱臉書連結於此)
公庫節圖.png


文/公庫特約記者吳容璟

雲林縣前環保局長曾春美於今年9月24日請辭獲准,縣府於9月30日至10月7日在縣府網站發布甄選新任環保局長公告,但並未廣為宣傳、公開報名,且報名規則嚴苛、不公開應徵者名單及甄選方式,遭環團質疑縣府黑箱作業,實為「假甄選、真內定」,欲選出縣長李進勇的指定人選。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連署多個公民團體,今(10/16)於縣府前重申三大訴求,要求新任環保局長之產生方式必須符合以下「民主共決」原則:一、完全公開應徵名單及甄選過程,二、舉辦五場公開辯論,應徵者須受公民公開詢答,三、局長人選最終須由民主決定。並連署提名楊澤民博士作為局長候選人。

自從六輕來了多媒體新聞總編輯吳松霖表示,這件事關乎全台灣生命安全的問題,甚至由住在六輕附近學童尿液中檢驗出的高成分致癌物得知,我們的下一代無不嚴重暴露在六輕VCM及PVC工廠所排放的一級致癌物威脅下,但歷任雲林縣政府對六輕不斷縱容,任意核發許可證,此次聲明公開甄選,但其程序不公開,且規則上明載:「資料不全或不符報名規定者,不再通知補件,並視為資格不符。資歷審查合格者,視需要另擇優通知面試;資格不符或未獲遴用恕不通知。」吳松霖強調,若不公開應徵名單及甄選過程,就稱不上公開透明。

在要求五場公開辯論的訴求方面,吳松霖舉出台北市勞工局長賴香伶的例子,指出賴在經公民團體詢答後,現在成為民調最佳的局處首長。而雲林縣衛生局長若連接受公民辯論都不願意,如何能面對嚴苛的環境議題、如何取信於民。吳松霖表示,雖然法律賦予行政首長任命權,但法律並未禁止任命權可由人民決定,若李縣長欲展現治理六輕之決心,不應使用如此躲躲藏藏的作法。


公民團體連署提名之環保局長候選人楊澤民表示:「環保問題並不只是空氣問題。」
針對公民團體的提問,人事處企劃人力科科長鄧榮華回應,此次公開甄選,不只在縣府網站張貼,也有委託中央網站「事求人」行政徵才系統對外徵才,並不是只有短短幾天就下架,縣長曾向外界宣示甄選,也有媒體報導,實為依法程序及公開訊息。面對應徵名單及甄選過程,鄧榮華表示甄選流程已有在網站上公告,而應徵名單與後續甄選過程,依據個資法與各項保密規定,人事甄選作業無法對外透露,但會舉行徵才委員會作為甄選過程。由於當天為縣議會開會日,吳松霖接獲消息指出議員王又民質詢李進勇:「若環保局要改革,縣政府該怎麼做?」李進勇表示願意舉辦公開座談,傾聽公民團體。而公民團體則質疑,此與公開甄選並無相關,但會檢視其是否遵守諾言。

楊澤民表示,環保問題並不只是空氣問題,包含毒水排放、垃圾處理、土壤汙染,這些都是環保局的責任,若雲林縣能將這塊做好,台灣人就有健康的空氣可以呼吸。楊澤民以六輕蚵農為例,表示台灣海域早已遭受嚴重汙染,而斗六竟是全台灣空氣最髒之地,實為痛心。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勇伯,請問這算哪門子的公開甄選?



雲林縣環保局長曾春美請辭獲准後,縣政府於9/24日表示「環保局長職缺將採公開甄選方式辦理」,但縣府雖然宣稱公開甄選,事實上卻毫無「公開」之實際作為,讓人深感納悶:「李進勇縣長,這就是您說的公開甄選嗎?」


甄選宣傳為何鬼鬼祟祟?
首先,縣府的甄選宣傳恐怕幾乎無人知道,報名資訊僅限9/30到10/7短短一周,且刊登在縣府網站上最不醒目的位置,甚至使用該網站的查詢功能也查不到,試問這跟把公告張貼在玉山山頂有何差別?若有意願應徵環保局長者,查詢報名資訊豈不猶如大海撈針?

李進勇若真心想要招兵買馬,找到最能治理六輕的環保局長,即使花錢砸廣告都不為過。起碼,縣長本人應該召開記者會,並竭盡所能讓所有雲林縣民,與關心六輕之環保團體皆充分知情,若有心,縣府還有千百種方式增加曝光度,但為何選擇這種鬼鬼祟祟的公告方式,避人耳目?

甄選黑箱,何來公開?

此外,針對甄選審查之相關資訊,諸如甄選辦法、甄選流程、審查標準、甄選者名單等,人民至今絲毫不知情。而審查過程縣府還採密室面談,最終仍由縣府專斷決定,請問這算哪門子的公開甄選?

倘若李縣長正直坦蕩,毫無內定人選,也絲毫不怕公民社會公開競爭,甄選為何不公開?倘若縣長沒有顧忌,不擔心民主產生的新任局長會擋其財路,甚至把縣府歷來違法核發許可證的黑箱內幕通通掀開,甄選為何不能攤在陽光下,接受所有人民的公開檢視?勇伯究竟在害怕什麼?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新聞稿:局長甄選不公開,勇伯如何坦蕩正直

今日(10/16)上午,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彰化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彰化環保聯盟、彰化縣醫療界聯盟、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喚醒彰化青年聯盟、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樹黨、台灣圖書室、《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等十餘個公民團體共同發起在雲林縣政府前召開記者會,要求雲林縣新任環保局長應由「民主共決」程序產生,並同時連署提名楊澤民博士,目前已有超過百個團體與近六百位公民個人連署支持。


20151016_102635_調整大小.jpg
(十餘個公民團體分別來自北中南)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吳松霖表示,過去歷任環保局不僅無作為,還涉嫌違法核發六輕各種許可證,李進勇若要下定決心終結六輕環保局,就應該有公開甄選到底之決心。目前縣府雖宣稱「公開甄選」,實際作法卻是連開放報名資訊都只公開在縣政府網站上短短一周,且完全不公開應徵者名單及甄選過程。照縣府目前的「密室甄選」,究竟會選出效忠人民或是效忠六輕的環保局長?讓人起疑其實李縣長根本是「假甄選、早內定」?若李進勇坦蕩蕩為何需要躲躲藏藏?


來自彰化縣醫界聯盟、長年對抗空汙,並參與此次環保局長甄選的楊澤民表示,雲林縣內環保要做好,台灣的空汙問題才能獲得解決,這次會誠意爭取環保局長甄選。


20151016_101157_調整大小.jpg
(楊澤民博士表示會盡全力參加甄選,但所有應徵者皆應公開接受公民考試)


在場各個公民團體發言過後,縣政府人事處科長回應表示,縣府對甄選作業的公告完全合乎程序、不容置疑;且縣府為了依法行政,人事甄選作業必須保密,甄選名單亦屬需要保護的個人資料。但在場公民團體皆無法接受縣府的說法,現場雙方發生激烈爭辯。在場公民團體質疑,縣府只想把甄選之公告宣傳「做完」而非「做好」;此外,若參與甄選者已全心全力做好上任施政之準備,為何連姓名都需要縣府替其保密?


20151016_103251_調整大小.jpg
(台西環境教育講師廖榮祥質疑所有甄選資訊與過程完全不透明,算什麼公開?)
20151016_103343_調整大小.jpg
(縣府人事處科長出面回應甄選保密是為了保護個人資料。)


記者會結束前,雲林縣議員王又民致電記者會現場,除對公民團體之訴求表達關心支持外,也表示上午已在議會質詢縣長有關於環保局長公開甄選一事,而李進勇縣長表示將舉辦公開座談,傾聽公民團體意見。


現場公民決定,由於縣府代表的回應讓所有公民團體感到無法接受,加上李進勇所承諾的「公開座談」僅是象徵性地傾聽公民意見,實質上一切決策過程人民依舊毫不知情、無從參與,與公民團體主張的「公開辯論、公民詢答」落差太大,因此,將持續進行連署、凝聚更多公民力量要求縣府民主共決新局長。




發起單位: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彰化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彰化縣醫療界聯盟、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姊妹電台、虎尾厝沙龍、雲林縣紫色姊妹協會、臺灣培力教育協會、臺灣新社會協進會、麥寮六輕公投聯盟、<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團體連署:
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耘林藝術人文生態關懐協會、荒野保護協會雲林分會、雲林縣環境保護聯盟、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臺灣生態學會、雲林生態保育協會、雲林縣家長協會、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雲林縣友善土地發展協會、麥仔簝文化協會籌備會、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台灣生態學會雲林工作站、施明德文化基金會、國際團體350.org East Asia、柯劭臻競選服務處、彰化縣幸福媽媽協會、台南社區大學、時代力量中部辦公室、樹黨、彰化縣公害防治協會、林世賢縣議員服務處、喚醒彰化青年聯盟、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彰化縣西海岸環境教育保護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水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大高雄總工會、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鹿港囝仔、保鹿運動協會、高雄打狗文史再興協會、洪雅文化協會、台中市公害防治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橋仔頭文史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市柴山會、陳三能身心腦診所、覺性地球學會、農村武裝青年、雨林咖啡、桃園東南亞書店、彰化紅絲線書店、南投桃米社區、社團法人金甘蔗影展協進會、社團法人屏東縣左岸高屏溪協會、社團法人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台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社團法人臺灣藝術發展協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彰化縣綠色資源人文保育協會、彰化縣二二八關懷協會、水木書苑、洪雅書房、台灣不丹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東海大學中文系、搶救大肚山反中科擴廠自救會、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PM2.5自救會、反馬頭山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自救會、台灣圖書室、埔里PM2.5減量自救會、台北市文山新願景促進會、HOBY台灣青年組織、台灣親子共學團、高雄市金煙囪文化協進會、白屋藝術村、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南崁文化協會、黑白徽、尚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宜蘭友善小舖、臺北醫學大學義鬥社、陳憲章婦產科診所、過湖農莊、聖脈生命教育協會、台灣鵬辰文化經貿創意交流協會、富強教會、貓頭鷹補習班、高雄市護樹護地連盟、國立高雄大學法律服務社、原力資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斷境音像有限公司、差事劇團、海筆子帳篷劇團、野草叢劇社、香菇球工作室、華興閣布袋戲、一期一會影像製作、巧宛然掌中劇團、環球科技大學多媒體動畫設計系、高雄南部團要健康婆婆媽媽、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慈心家長會、口湖鄉拒設火葬場自救會、世邦不動產、徳利開發有限公司、國立高雄大學蚵仔寮集思社、自閑齋書畫會、後站。漫時光、延平慈愛中醫診所、法博法律事務所、哲玩遊戲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小綿狼工作室、綠色陣線、草山生態文史聯盟、夢享家民宿、台灣護樹團體聯盟、培力工作室、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不讀大學運動工作室、自由貿易調查局、輔大黑水溝社、人民民主陣線嘉義工作站、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嘉義辦公室、中華國際自然醫學學會、台灣應用輻射與同位素協會、暨南大學拾事社、松菸護樹志工團、桃園在地聯盟、綠川工坊、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持續新增...)
個人連署(以下僅列舉部分名單):
江季翰 荒野保護協會雲林分會前分會長
林家安    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總幹事
許鴻德    雲林生態保育協會理事
李小惠    雲林縣家長協會理事長
楊廖敏芳  雲林縣家長協會常務理事
陳清圳    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校長
何美慧    螺陽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林富源    耘林藝術人文生態關懐協會理事長
廖冠貿 雲林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
李秀鳳    雲林縣友善土地發展協會理事長
顏淑女    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執行長
廖世冠 台灣永續聯盟理事長
廖坤猛    雲林縣貓兒干文史協會理事
林世賢    彰化縣議會議員
魯紜湘    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理事長、樹黨雲林海線立委參選人
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綠黨社會民主黨不分區候選人
簡至潔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
許秀雯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執行長、綠黨社會民主黨不分區候選人
柯劭臻    時代力量台中市北屯北區立委參選人
林婉瑜    樹黨中評委
施明德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名譽董事長
王麗萍    姊妹電台董事長
徐光蓉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吳音寧    彰化縣溪州鄉公所主任秘書
蔣耀賢    社團法人金甘蔗影展協進會理事長
商毓芳    社團法人臺灣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
林芳婷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執行秘書
潘忠政 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
楊志彬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
鄭雅芸    臺灣農村陣線
陳韻如    臺灣農村陣線
朱孟庠    生態女性主義藝術家
余國信    洪雅文化協會理事長
林泰州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
張佳偉    日光社中導演
許震唐    南風攝影輯作者
許立儀    西海岸守護聯盟理事長
何信輝 韻活文化有限公司計畫經理
陳三能 陳三能身心腦診所醫師
李家華 如佳精神康復之家專管員
鄭溫乾 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趙星豪 嘉義基督教醫院主治醫師
楊娉育 高雄市柴山會總幹事
高慧玲 油廠社區文化生態保存協會榮譽理事長
王敏玲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李修誠 美律實業工程師
廖嘉展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張正      東南亞書店大聯盟發起人
吳子鈺    雨林咖啡負責人
陳志遠    林世賢縣議員服務處主任
林榮芳    中臺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邱春華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副秘書長
余尚儒    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理事長
楊智強    嘉義縣教師職業工會理事
高淑慧    反馬頭山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自救會會長
陳仲勳    天主教若瑟醫院主任醫師
吳明宜     Easy coffee負責人
邱乾順    疾病管制署聘任研究員
沈意婷    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
施陳秀珠  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
陳怡真    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
許涵真    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
蘇淑芬    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
黃鼎堯    台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理事長
張森田    台北市文山新願景促進會常務理事
陳伶如    彰化基督教醫院護理師
黃資媛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專任助理
張力亞    埔里某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許涵真    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志工
胡宇欣    台中榮總醫師
黃國超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
吳雨珊    東海大學副教授
盧志明    彰化縣農村暨社區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
楊國禎    靜宜大學副教授
林憶秋    主婦聯盟合作社社代
洪富賢    高雄市金煙囪文化協進會理事長
鄭書勉    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理事長
謝美娟    鎮海國中輔導主任
張美惠    台灣護樹團體聯盟常務理事
呂淑慧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親子共學團領隊
黃源河    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江盛      馬偕醫院醫師
林聖崇    財團法人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劉育豪    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
施月英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
陳龍田    嘉義市西區區公所里幹事
楊淑慧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執行委員
張恒嘉    台灣永續聯盟前秘書長
馬苑瑜    小草旅人共學團小草大人
林泰璋    林泰璋診所負責人
許立儀    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理事長
魏清水    彰化縣西海岸環境教育保護協會總幹事
張美惠    台灣護樹團體聯盟常務理事
許菀庭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執行長
邱春華    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南部團)團長
陳致鋒    福懋科技研發組長
張佑安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行動部部員
洪志昌    台中市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
范銘顯    社團法人高雄市橋仔頭文史協會理事長
楊義光    社團法人屏東縣左岸高屏溪協會理事長
洪輝祥    社團法人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
吳儷嬅    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總幹事
林靜宜    環球晶圓課長
李孟哲    大葉大學視傳系兼任講師
江淑惠    臺中市太平區宜欣國小教師
蔡翠玲    宜欣國小級任老師
王鳳雄    宜欣國小校長
彭怡文    宜欣國小教師
李清韻    宜欣國小生教組長
陳韻如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徐美琪    古坑基石華德福學園教師
陳憲章     陳憲章婦產科診所醫師
王史典     童綜合醫院/急診主治醫師
鐘順禹     東南國中教師
蘇至弘     水木文化事業(股)執行長
陳彥君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陳穗妮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執行秘書
葉宣哲     葉宣哲診所醫師
施燕雯     彰化環盟監事
賴曉虹     台醫大診所醫師
魏台英     台灣鵬辰文化經貿創意交流協會會長
黃國超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
謝秀玲     桃園市光明國小教師
蘇銀添     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理事長
莊坤遠     中臺科技大學副教授
黃義英     高雄健康空氣行聯盟執行長
王嘉偉     國立斗六家商教師
翁裕峰     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員
黃明正     環球科技大學多媒體動畫設計系主任
楊紳泰     鴻福生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業務主任
紀淑玲     巧宛然掌中劇團老師
黃銘正     角子影音導演
鄭有傑     一期一會影像製作導演
莊鵑瑛     香菇球工作室總監
紀岳君     斷境音像有限公司導演
戴志洋     原力資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馨怡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中心督導
蘇培萱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服務社社長
林明炤     南華大學教授
錢建文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科主任
林詩涵     貓頭鷹補習班副總
謝四海     二林社區大學校長
江櫻梅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講師
謝宏仁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趙彥琪     場和設計建築設計師
楊國禎     靜宜大學副教授
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李立劭     艾巴克影像體導演
吳佳玲     東海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小學部教師
曾潔欣     文欽補習班教師
賴姿伶     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
林怡妏     喚醒彰化青年聯盟設計師
陳香如     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
黃秋鳳     彰化縣醫療界聯盟總幹事
黃煥彰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副教授
阮桃園     東海大學中文系講師
吳君眞     彰化縣幸福媽媽協會理事長
文海珍     草山生態文史聯盟執行長
吳東傑     綠色陣線執行長
黎煥勤     虎尾科大助理教授
陳曼麗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監事
傅東森     盯住大台中市政副總編輯
楊俊賢     永康晨光基督教會牧師
康有評     逢甲大學創意設計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余念梓     種子舞團視覺設計
陳勇瑞     靜宜大學大傳系副教授
葉光芃     彰基婦產科医師
唐士哲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劉小麟     綠動未來總經理
李根培     台灣二林蔗農事件文化協會理事長
魏鍾生     彰化縣公害防治協會總幹事
黃光宇     彰化縣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
彭瑞祥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任
游熙明     延平慈愛中醫診所院長
陳慧如     南華大學副教授
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教授
李定國     彰化師範大學講師
溫于璇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
彭嘉源     後站。漫時光店長
楊珮吟     後站。漫時光負責人
甘崇緯     鈊象電子軟體工程師
吳安仁     口湖鄉拒設火葬場總召集人
翁銘佑     東方中醫診所中西醫師
邱慧玲     夢享家民宿負責人
黃彩華     錠嵂保險經紀人襄理
王文德     嘉義大學助理教授
陳建諺     世界先進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
林彥廷 松菸護樹志工團法律組組長
何心田 雲林科技大學化工與材料系社團社長
盧育萱 喚醒彰化青年聯盟美宣
甘坤生 營造業工程師
黃文章 旭硝子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