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請問李進勇與張麗善,不治六輕,如何捍衛台灣的糧倉?

時近選舉結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民進黨參選人李進勇的造勢場合,公開表示:「雲林農業產值全國最高,是台灣的大糧倉。」(摘自:2014/11/3自由時報<主席牌尬雲林/保農業首都 蔡籲不要倒退嚕>
 
但諷刺的是,六輕污染,正摧毀台灣的糧倉。在雲林沿海地區,每每下過雨後,農作物都會腐爛,讓農民欲哭無淚。
 
雲林沿海地區,是台灣淺海養殖業及漁業的重鎮,但自從六輕來了以後,過去的榮景不復,尤其台西、麥寮的業者感受最深。六輕的污染依舊,雲林的淺海養殖業與漁業恐將「徹底崩毀」。
 
頂新之惡,乃作踐食品安全,但食品依然存在;六輕之惡,卻是根本摧毀農業,連食品都蕩然無存,兩者相比,六輕之惡遠勝於頂新。
 
不分藍綠,都應該共同守護雲林這個台灣糧倉,張麗善與李進勇應表態,你們要如何治六輕,保住雲林農業的生機呢?

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我的麥寮一日遊


作者:黃世丕(町‧走馬負責人)


『來稿全文照登』


對於政治,從來就不是像我這樣一位平民老百姓說了算,摸不著碰不得,唯獨選舉投票的這一天。
 
在這小小的台灣,社會運動每天一直都在發生,相對於我的漠視,一概認定那是一羣政治狂熱份子或基本教義派,借題發揮叫囂的行為。但這陣子有感似乎一下子從四面八方撲面而來,僅臨半吋之遙的距離,像有一條似有若無的蠶線牽動著,不同的是這些運動狂熱者從二十年前的年長前輩變成年輕後輩。
 
在一趟極短的拜會朋友行程裡,來到雲林麥寮,一個靠海的村莊,正值選舉季,一路上旗海飄揚;馬路上拜票的後選人時而可見。當地以農會爲中心,短短不到幾百公尺範圍的鬧區,人口分佈較爲集中外,其餘外圍放眼一片空曠除了防風林,就全是耕種的農地及養殖場。
 
一個典型的台灣農村,不是應該要有著自然田野的風光和綠色大地的氣息嗎?⋯,然而我卻感受不到。
 
一下台西客運見著朋友,下意識不免先嘲諷幾句,[...你這小子年紀輕輕,竟跑來鄉下過退休生活!]。不多話的他靦腆笑笑答應[上來吧。],我們就這樣騎著他老舊不堪,剛修理完的摩托車直奔他的落腳處。沿途迎面飄來的空氣中有著飼農鵝群的糞便味,隱約中又透著一絲絲臭鼻酸化的味道混雜著。
 
一間鐵皮搭建的平房,面積容下擺放二張笨重呆板的辦公桌,一組比資源回收還不如的沙發椅,破裂的皮面還裹覆透明封箱膠帶,這是勉強可以會客的辦公室,另還有間簡陋的廚房兼置物間,其它浴室及一間通舖房。這就是朋友在麥寮的落腳處,一整個像是相片編修成復古版的成色。一進門的牆壁面貼滿大字報,全是六輕造成環境污染導致人體罹癌風險的數據統計案例,還有禁燒石油焦與煤之公投議題。及此次縣長參選人對六輕議題的看法背書。
 
友人這幾年投入反六輕公害運動不遺於力,一場接一場的鄉民說明會,有時仍不免跟地方勢力較力。人力單薄卻仍一直堅持著。見他對於我所不解之處,極力說明我的疑慮,由於立場態度,閒聊中不免陷入辯解。但終究能理性溝通。六輕所牽涉問題範圍太大,企業追求最大利益不想解決,也非短時間內可以解決,政府既無能又無力,即得利益者豈有放掉嘴裡的這塊肥肉,也只能靠人民自己。..... 只是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政客們收受六輕好處後紛紛閉嘴,麥寮鄉民也為了一份飯碗或長期接受六輕補助的無奈,敢怒不敢言啊!只能日子照過,自求多福,生死由它⋯
 
安置隨身行李稍做休息後,友人隨即帶我步上往六輕廠的路上!
 
一路上,完全被攏罩在一片黃塵沙暴中,
[那是濁水溪乾凅河床上的沙土,因冬北季風所造成景像]友人揉著眼說。
[進入枯水期了嗎?]
[當初爲了供應六輕不虞匱乏的水源,不僅政府出資巨額興建攔水霸,更犧牲農民灌溉用水,只爲成就六輕]。
珍貴的濁水溪資源被六輕劫奪霸佔,逼使農民自費打井抽地下水,導致嚴重的地層下陷危及到高鐵。
 
爲何心頭揪疼了一下?
 
越靠六輕廠,空氣越發酸臭,沿著廠區道路,越發現其廠區之大有如一座獨立的王國,建廠是填土的海埔新生地,早就將麥寮隔離海岸線,西海岸的落日美景不再出現麥寮鄉民的眼中,取而代之是一根根煙囪及一整排的高壓電塔,而原本豐富生態的潮間帶只剩招潮蟹的蹤跡,一片黑泥。
 
而我們全民賴以維生的糧食大倉庫,正被這工業污染威脅著,造成的毒害又應該誰來買單?回程中不發一語,陷入無端的思緒中,(我們這些死老白姓要的真得不多)。不知不覺中夜幕低垂,抬頭望見那月娘正對著我笑呢!
 
 
 

 
此文為讀者投稿,不代表本報立場。也歡迎你投稿:本刊做為公共性媒體,基於對言論自由的信念與媒體接近使用權之堅持,凡讀者來稿原則上全文刊登。相關參考事項請上

 


 

關於電廠回饋金,我們想問李進勇

李進勇於10/15之facebook上,明確宣示「雲林縣內電業禁燒石油焦和煤」,但令人錯愕的是,李進勇卻又同時要求中央針對民營電廠,訂定民營電廠回饋制度法制化、以作為縣內敬老金之財源,對此,我們想問李進勇幾個問題:
 
(一)、向六輕收取回饋金,意指六輕造福地方。但六輕電廠燃燒石油焦與媒,製造大量毒氣,是造福地方嗎?

(二)、之前監察院的報告已指出,雲林縣政府向六輕要求回饋金,是變相勒索。請問,這是否您所提之陽光城市之一的廉能政治相違背?

(三)、之前監察院報告已指出:『政府對大型工業建設或嫌惡設施,應要求完全消除汙染,完善環境保護,而非以回饋金錢消極應付』,您所提之政見,是否也陷入消極應付的狀態?我們如何相信您上台,會積極實現您對六輕治理的政見?

(四)、第(三)點之監察院報告之引文,暗指縣政府向六輕收取之回饋金、實質上就是「污染保證金」,等同於給予六輕污染的特許權?我們又如何相信,您提出向六輕收取回饋金,是否也是特許六輕污染?我們如何相信,您不會選前說一套、選後做一套?

(五)、縣府跟六輕拿回饋金,早已為監察院所詬病。您在選前提回饋金之政見,我們如何相信您當上縣長後,會比現任更好、更優?

(六)、不管是您或張麗善,都希望以六輕回饋金作為地方財源,請問,您與張麗善有什麼區別嗎?
 

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公視 【我們的島】產品資格戰

陳佳珣 陳志昌 / 採訪報導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台灣有兩種很特別的產品,就是中鋼的轉爐石和台塑的副產石灰,產品資格讓它們備受禮遇,也創造出龐大利益,但明明是產品,卻像廢棄物被丟棄在農地、魚塭,企業極力維護它產品的頭銜,民間團體卻對它宣戰…

台塑集團總部大門口,雲林居民北上偕同環保團體前來抗議,他們希望台塑別再擴廠,也不要再燃燒石油膠毒害鄉民。石油膠是煉油後的殘碴,台塑石化把它拿來燃燒發電,燃燒產生的廢氣在排放前,會使用空氣污染防制設備,以石灰去污染物。民國91年,台塑把使用後的石灰,依照工廠管理輔導法,向雲林縣政府建設處申請,在工廠登記證中登記為產品,叫做混合石膏和副產石灰。

牛厝村是雲林台西的小村落,這種鄉下地方卻有個地方,需要用鐵皮圍起來,門口還加裝監視器,因為裡頭大有文章。「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總編輯吳松霖致力推動六輕停止燃燒石油膠,得知這裡被埋了大量的副產石灰。他曾經看著土一車車被載走,地面被挖到深及地下水層,之後回填副產石灰,石灰的PH值高達 12點多,屬於強鹼,填埋區周圍不是魚塭,就是農地,而且水源都來自地下水,讓吳松霖相當擔心。

高雄旗山大林里也有很特別的「產品」,一塊農地在民國95年被盜採砂石後,遺留的坑洞,民國102年5月,地主開始回填中鋼轉爐石,原本使用地下水的居民,開始過著載水人生。腳不方便的王婆婆一天要騎摩托車載水好幾趟,加水站離家又遠,老人家視力也差,大馬路車來攘往總是危險。平常洗菜、洗米,用地 下水清洗後,還在再用買來的水過水一次,也都不敢喝地下水,讓她很痛苦,希望回填的廢爐碴趕快清走。

民國88年,高雄市政府核准中鋼把煉鋼殘碴-轉爐石,登記為產品,但回填農地違反農業發展條例,農發條例對此行為卻沒有罰責,因此由地政局依照區域 計畫法,對地主開罰六萬元,限期在民國103年底前恢復原狀。高雄市地政局表示,恢復原狀必須經過農業主管機關認定,去年年底經過農業單位現場了解,發覺 沒有恢復原狀,所以地政局今年再以違反區域計畫法22條,把地主移送司法機關。
台塑集團總部大門口,雲林居民北上偕同環保團體前來抗議,他們希望台塑別再擴廠,也不要再燃燒石油膠毒害鄉民。
台塑集團總部大門口,雲林居民北上偕同環保團體前來抗議,他們希望台塑別再擴廠,也不要再燃燒石油膠毒害鄉民。
平常洗菜、洗米,用地下水清洗後,還在再用買來的水過水一次,也都不敢喝地下水,讓她很痛苦,希望回填的廢爐碴趕快清走。
平常洗菜、洗米,用地下水清洗後,還在再用買來的水過水一次,也都不敢喝地下水,讓她很痛苦,希望回填的廢爐碴趕快清走。

地主無視法令繼續回填,大林里居民不斷向政府檢舉,也訴諸媒體,但高雄市政府的公權力卻不彰,到了今年6月,面積8公頃、深達五層樓高的坑洞,被填成平地,8月初,高雄地區下起滂沱大雨,爐碴回填區的水往外溢流,居民給它取名叫「中鋼牌牛奶」。

大林里位在旗山溪畔,屬於高屏溪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高雄人的水源頭被填埋爐碴,水利署邀集相關單位到現場會勘,卻也無可奈何,因為高雄市環保局認 定,轉爐石是產品,不是廢棄物,依照自來水法,水質水量保護區只有棄置廢棄物才違法,是否為廢棄物由環保單位認定,如果沒有認定或認為不是廢棄物,自然沒違反自來水法。

為了守護家園、捍衛地下水資源,居民不斷對外發聲,甚至北上到監察院陳情,希望監察委員能為他們主持公道;也到立法院請立委幫忙開記者會,但環保署卻也說,這是產品不是廢棄物,不適用廢清法。

眼看坑洞被填的越來越小,兩個月後,民間團體又在高雄開了記者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兩個月來看不到政府有所作為,廢爐碴繼續傾倒,如果再不處理,整個旗山、水質水量保護區,是不是通通都可以淪陷?

民國100年,台塑石灰到處流竄引發多起抗議事件,甚至地檢署也介入調查,外界後來才知道,原來「銷售產品」是個煙幕彈。「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總編輯吳松霖表示,台塑賣給業者一噸兩塊錢,卻又倒貼業者一噸500到700塊的清運費用,「如果是好的產品,為什麼還要清運?廢棄物才要清運。」


地面被挖到深及地下水層,之後回填副產石灰,石灰的PH值高達12點多,屬於強鹼,填埋區周圍不是魚塭,就是農地,而且水源都來自地下水,讓吳松霖相當擔心。(圖為水質PH值檢測)
地面被挖到深及地下水層,之後回填副產石灰,石灰的PH值高達12點多,屬於強鹼,填埋區周圍不是魚塭,就是農地,而且水源都來自地下水,讓吳松霖相當擔心。(圖為水質PH值檢測)

被副產石灰入侵的縣市,地方環保局面對這些棘手的產品,紛紛行文環保署尋求協助,環保署在民國100年和102年,發了兩封公文做行政指導,終於促使雲林縣政府,在民國103年1月,把副產石灰從產品登記證中除名。

環保署公文中提及幾個面向,包含該產品若事實已喪失市場價值,必須由產源付出運費大於售價,而且長期違法貯存或棄置之虞,或是以產品使用有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之虞者,應該認定為廢棄物,地方環保局應請工商登記單位取消產品登記。
台塑的副產石灰目前都堆置在廠區,沒有外運,目前至少堆置了140萬噸,環保團體認為,副產石灰若披著產品外衣,台塑可以省很大。台南社大理事長黃 煥彰表示,台塑如果一噸賣兩塊,補貼運費680元,140萬噸的副產石灰要花近10億,現在石灰被認定為廢棄物,送到掩埋場處理一噸是4000塊,等於要花上近60億元,台塑把內部成本外部化,自己創造50億利潤。

環保署表示,廢清法對廢棄物和產品,沒有清楚定義,現在是以個案來認定,至於中鋼的轉爐石,廢管處認為還是產品。

這天,民間團體在記者會中驚爆,負責處理中鋼轉爐石的中鋼子公司-中聯資源公司,其實也和台塑一樣,用同樣手法處理轉爐石。台南社大理事長黃煥彰表 示,依照合約中聯賣給萬大材料行一噸5塊錢,卻又補貼萬大一噸231元,目前在旗山地區埋了30萬噸,等於是中聯要給業者6700多萬。
左邊是石灰,右邊則是轉爐石。
左邊是石灰,右邊則是轉爐石。
台塑的副產石灰目前都堆置在廠區,沒有外運,目前至少堆置了140萬噸,環保團體認為,副產石灰若披著產品外衣,台塑可以省很大。
台塑的副產石灰目前都堆置在廠區,沒有外運,目前至少堆置了140萬噸,環保團體認為,副產石灰若披著產品外衣,台塑可以省很大。

產品資格成為中鋼轉爐石的護身符,當它前進水源保護區,高雄市政府只能用法律強度低的區域計畫法,來追究回填業者的責任,就算移送法辦,違反土地分區使用,也只有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通常都是易科罰金,業者卻大賺一筆。

什麼是廢棄物?一切爭議源頭在廢棄物清理法及解釋法令的環保署。廢管處的解釋,是看爐碴回填區是否造成污染事實,而不是在事前做預防,一日產品就是萬年產品嗎?依照環保署的邏輯,是廢棄物才適用廢清法,產品被丟棄,還是具有產品資格。
大林里案產生骨牌效應,旗山地區陸續傳出,農地被盜挖回填的消息,水源保護區岌岌可危。環保署希望,未來透過資源循環利用法的立法,讓廢棄物認定有法源依據,但寄望遙遠的立法之路,不如更積極面對問題,尋找解決之道。


※【產品資格戰】播出時間
9/29(一) 22:00首播 10/4(六) 11:00重播
※ 我們的島播出時間:每週一 10pm,ch13 公共電視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官網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 本文同步刊登於「我們的島」部落格

議員候選人應簽承諾推動自治條例,絕非『亮票』 給李進勇與張麗善的六輕治理政策建言(四)

李律師與張顧問您們好!
 
日前,李律師率領民進黨團簽署承諾,未來當選後,正副議長選舉將支持黨團決議推舉的人選,似乎,這是為了杜絕過去正副議長選舉之買票歪風,用以宣示『綠色執政、品質保證』之議會改革。
 
然而,敝電子報團隊卻必須直言,承諾亮票之作法絲毫無法『品質保證』,也與議會改革無關!因為,民意代表最首要之職責應當是要推動『立法與修法』:中央立委理應專心致力於制訂修改中央法規,地方議員應專心致力於制訂修改地方自治條例,而鄉/鎮/市民代表則應專心致力於制訂修改鄉/鎮/市自治條例。
 
但台灣向來宣稱的『政黨政治』代議選舉,卻始終本末倒置,誤以為民意代表之職權只有審預算、選民服務以及作秀式問政,並將這一切荒謬視為理所當然!
 
事實上,若要實現『僅僅及格』的政黨政治代議選舉,縣議員候選人最起碼的職責,理應於選前提出各方各面之『自治條例草案』,經由公辦政策辯論,帶動選民理性思考:各方各面之縣政問題如何透過法規之修訂來加以治理?而非目前反智、反民主的握手、拜票、綁樁、插旗、喧囂、造勢…等私人競選行為,此外,有如天價的鉅額競選經費,也必然來自於與財團私下交換條件後的政治獻金!
 
因此,以李律師之公開政見『雲林縣內電業禁燒石油焦與煤』為例,您最首當推動的議會改革,應該是率領黨團議員候選人,公佈『雲林縣內電業禁燒石油焦與煤自治條例』草案,共同簽署承諾,當選後誓言一年內通過此一自治條例!唯有如此,也才能向選民證明:李律師的支票絕非只是用來騙票!
 
最後,我們也真誠呼籲張顧問:您在8月14日欣然簽署民間自辦公投「你同意六輕禁燒石油焦與煤嗎?」同意票,並強調正式成為縣長候選人後,會馬上舉辦『六輕公聽會』,屆時也會邀公投聯盟成員參與。然而,至今距離投票日已不剩一個月,您除了粗糙模糊的工安政見,對於十多年來毒害雲林百姓的六輕公害,始終隻字不提,彷彿雲林人的死活您從來不在乎?抑或六輕黑手在您背後?
 
而您當初信誓旦旦所承諾的六輕公聽會,現在都已完成號碼抽籤,顯然您尚未當選就公然跳票!恐怕,即便是藍營選民,這次連要『含淚投票』都百般困難了?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團隊  敬上





呼籲四大報辦六輕治理紙上辯論

作者:林明賓(斗南)
 
『來稿全文照登』
 
  距離投票日不到一個月了,我認為,報紙不該只報導候選人砸錢、虛耗人力物力及社會資源的競選活動,及一些無助於選民自主理性比較、判斷、分析的事情,報紙是社會公器,是讓人民充分知情、提升人民公共理性的社會公器,應優先詳實報導候選人的政見,應主動引導候選人進行政見之良性競爭,多用功於政見。
 
  六輕的公害污染,就像雲林的頂新,甚至,比頂新更可怕、更猖狂,也比頂新的政商勢力更強大,更難以撼動!所以,11月29日投票選出來的雲林縣長,要有當年宜蘭陳定南的決心與魄力,才敢對六輕的公害污染開刀!
 
  張麗善與李進勇差陳定南太遠,但雲林人只有這兩個選項,只能想辦法讓兩人在六輕治理政見進行良性競爭,之前公民團體要推動全縣20鄉鎮市的六輕治理政策辯論會,推不成,張麗善不配合,現在,只剩下自由、蘋果、中時、聯合四大報能盡最後的努力了!
 
  如果,四大報主動邀請張麗善、李進勇針對六輕各種公害污染與負面影響,一一提出具體完整的治理方案,刊於專版,誰再不配合,就讓誰的版面空白,保証兩位候選人一定就範,不敢抵制。
 
此文為讀者投稿,不代表本報立場。也歡迎你投稿:本刊做為公共性媒體,基於對言論自由的信念與媒體接近使用權之堅持,凡讀者來稿原則上全文刊登。相關參考事項請上

《早安!六輕》

(若圖片顯示不清楚可以點擊放大)

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我們的島 第768集 石化驚爆-高雄氣爆事件特別報導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4rDInTTNv4
高雄氣爆特別報導
08/04/2014 - 22:00
南台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氣爆事件,目前已知有28人死亡,將近300人受傷,氣爆原因是石化原料-丙烯外洩造成,高雄市是石化業發展的重鎮,地底管線錯綜複雜,究竟是哪家業者所引起?又為何發生氣爆?對於地底下還藏有多少危機?高雄市居民籠罩在不安的氣氛中,要如何看待高雄人與石化產業的愛恨情仇。

 
氣爆始末
黑夜裡,火光四起,高雄一夕變成危城,沿著道路連續爆炸,碎屑飛揚,路面塌陷,生死瞬間。
7月31號,高雄發生丙烯外洩,造成氣爆,街道變成長溝,車輛有的被炸飛,有的掉進溝裡,石化管線與維生管線應聲斷裂,停水2萬多戶,電力中斷12000多戶,天然氣停供23000多戶。
丙烯是石油、天然氣提煉的副產物可作為工業原料,在空氣中濃度只要達到2%以上,遇到火星,就可能燃燒爆炸。環保局指出,發現一條四吋的管線壓力異常,流量計顯示每小時少了3.77公噸。這場爆炸案矛頭指向李長榮化工,發言人表示一旦釐清,不會迴避責任,全力配合調查。
家園走樣,居民無語,對於地下埋了什麼,所有人一頭霧水。而市府確認丙烯外洩時,第一時間通知的卻是中油與中石化,當時是哪條管線、誰的管線洩漏,政府完全不清楚。
從當晚八點多異味傳出到連環爆炸,三個多小時,都無法判斷哪裡洩漏,是什麼氣體,消防人員不知道腳下是石化管線。雖然環保署毒物小組晚間1020分左右到場進行分析,直到1155分市府才確認禍首是丙烯,但大爆炸已經緊接著發生,根本來不及啟動化學防災機制,導致傷亡慘重,無辜生命犧牲。
如果,石化之城是嚴謹的防災之城,清楚風險,機制健全,那一夜的高雄,或許不會被連環氣爆震裂,人們不會流下那麼多眼淚。




失控的地下危機
城市不斷發展,許多維繫城市運轉的管道線路也是密密麻麻地高度擴張,在城市地底形成巨大蛛網。根據高雄市府統計,從水電、瓦斯、排水到輸油管線,高雄地底有著總長度達到12萬公里的管線世界,形成一個複雜的地下系統。
這些輸送乙烯、丙烯的輸送管,一路由高雄南邊的碼頭,穿越城市熱鬧區域,送到北邊的石化工廠。當石化輸送管線原料外洩引發爆炸,這才讓人驚覺到城市對於地下管線的掌控,是否出現嚴重疏失?
面對地下管線設置問題,經濟部次長杜紫軍表示,核准權責在地方,高雄應有充分地下管線資訊。但是高雄市長陳菊表示,管線設置路線,中央與地方權責不清,如果經濟部認定由地方負責,未來不排除讓不安全管線,完全遠離市區。
地球公民基金會在事件發生後,召開記者會呼籲,公開城市地下管線資訊,讓市民清楚自己身處的居家環境。這場石化危機,不但是管線管理問題,也是城市治理的問題,應該讓危險管線遠離市區,甚至反思危害工業的擴張是否還要繼續?




健康風險
華運輸送丙烯到李長榮化工的管線洩漏,導致連環氣爆,猶如電影災難片中的場景,在高雄真實上演。
凌晨四點多,國軍核生化偵檢車就已經進駐現場,24小時監測空氣中的污染物。擔心氣爆現場還有丙烯殘留,化學兵全副武裝,進行地毯式的監控。丙烯濃度低的時候,無色無味,民眾難以防範,如果地下管線持續洩漏,讓民眾長期暴露的話,可能會有基因的傷害而致癌。
石化管線在市區穿梭,輸送著各式各樣微毒,甚至劇毒的原料,成為不確定的健康風險,而包圍著高雄市區的石化工廠,卻是難以防範的健康殺手。沈建全教授曾經參與研究團隊,一同評估中油煉油廠、仁武和大社工業區,這個北高雄的石化重鎮,對仁武、大社、楠梓、左營四個地區的民眾,所造成的健康風險。他在空氣採樣中發現了甲苯、乙苯、二氯甲烷、氯仿等各式各樣的污染物,相較於高雄的旗山、美濃與花蓮,石化廠周圍四個地區的居民致癌風險,約為兩地的1.88倍及4.52倍。
空氣污染無遠弗屆,被石化工業包圍的高雄市民無處可逃,尤其在冬季,空氣擴散的條件差,更要忍受這些污濁的空氣,如今隨著都市擴張,民眾和石化工廠比鄰而居,更加深兩者的衝突。


高雄人VS.石化情仇
1946年國民政府接收日本政府海軍燃料廠開始,中油就近選在高雄後勁興建一輕,開啟高雄地區和石化產業緊密連結的歷史沿革。
六十多年來高雄市與石化產業為伴,從中油高廠、大社和仁武工業區,一直到前鎮、大林蒲、林園、大發工業區,幾乎整個高雄都被石化產業包圍,也帶領著高雄人走向重工業發展,形成緊密的產業鏈,數十萬的高雄人倚賴石化業維生。
歷經一個甲子,現在的高雄居民正在承擔台灣石化發展的代價,石化產業的高汙染、廠區內工安事件頻傳,各石化工業區都爆發過嚴重抗爭,但這一次的丙烯爆炸事件,更是揭露了石化產業深藏底下,還有許多潛在,沒有被看到的高風險,以及高雄人被迫與石化產業為鄰,不公義的處境。
公視 我們的島【石化驚爆-高雄氣爆特別報導】



- See more at: http://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7%9F%B3%E5%8C%96%E9%A9%9A%E7%88%86-%E9%AB%98%E9%9B%84%E6%B0%A3%E7%88%86%E7%89%B9%E5%88%A5%E5%A0%B1%E5%B0%8E#sthash.iMXdXgnk.dpuf

法律,已成六輕資方恐嚇工具?

作者:古仲平(台中)
 
『來稿全文照登』
 
  
據報導,由於搞不清是氣爆還是蒸汽外洩,六輕資方將以妨害商譽為由,對「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提告,這讓人們很憤怒也很困惑,這有如公民團體指控頂新生產販售黑心油,魏應充揚言要提告:妨害頂新商譽。
 
  六輕資方真要維護商譽,最有效之作法,是達成雙零,零工業安全事故,零職業災害,全台灣人刮目相看,全世界各地之政府與公民團體皆組團潮湧而來,向六輕取經,到那時,何止訂單接到手軟,而且,各國政府使盡一切手段,贏得台塑的垂愛,爭取台塑的投資!
 
  然而,當六輕資方要提告,就意味著,堅持不改善,而要藉由興訟來恐嚇公民社會?!迫使關注六輕工業安全事故與職業災害的人與團體,閉嘴!
 
  法律,早已不是社會正義之最後一道防線,剛好相反,是六輕這般大財團的恐嚇工具,台塑集團養了很多律師,專門上法院打官司,纏訟,六輕資方肯定是再用纏訟之計,把「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團隊成員操累,操怕,操垮,操到精神投降?
 
此文為讀者投稿,不代表本報立場。也歡迎你投稿:本刊做為公共性媒體,基於對言論自由的信念與媒體接近使用權之堅持,凡讀者來稿原則上全文刊登。相關參考事項請上

『停工』方能有效治理六輕『工』害 給李進勇與張麗善的六輕治理政策建言(三)

 
 
李律師與張顧問您們好!
 
    非常感謝李律師,在敝團隊關於此次六輕工安意外之電子報文章,才剛發佈的24小時內立即給予詳盡之回覆,足見李律師公開面對選民之誠意,我們至盼張麗善顧問,也理應盡早發表完整的六輕工安治理政見!
 
    然而,首先針對李律師提出『要增聘勞動檢查員數量和提升檢查頻率』之主張,敝團隊認為,依目前之勞動檢查方式,再多的次數與頻率依然效果極其有限,我們衷心向二位建議:
 
1、 唯有『停工』方能有效嚇止六輕

依照目前以行政罰鍰為主的政策法規,就算再多的勞動檢查,六輕依然有恃無恐,因為六輕一日產值高達四十億,再多的罰款也只是『蚊子虰牛角』,甚至行政罰緩往往一拖數年,最終仍不見得罰得到六輕!


2014/06/08聯合報之報導為例,環保署於去年查獲麥寮汽電之放流水超標而開罰,結果六輕一如往常地提起行政訴訟,司法纏訟一年多,耗費多少社會行政資源,六輕造成的污染無須還原,最終竟不過被判罰款60萬,而且此案還可繼續上訴。因此,唯有『停工』才真能有效嚇止六輕!


 
2、 如何停工才能終結六輕『工』害?


1. 一經檢查有工安事故發生之虞者

    為徹底預防任何悲劇發生之可能,應立法明文規範:凡進入六輕之勞動檢查須公開透明,主動通知公民團體、記者媒體,全程參與、全程影像紀錄、網路直播,一經檢查有發生工安事故之虞者,立即勒令停工。

2. 一旦發生工安事故者

    任何的六輕工安事故,都意味著將有類似或更大的意外隨時可能發生,因此,不論事故大小,不論是否有人罹災,都應立即停工接受公開透明之稽查檢驗。

3. 一旦發生職災案件者

任何的六輕職災案件,都意味著其他勞工也隨時有勞動安全之疑慮,因此,不論傷亡程度,不論是否有發生工安事故,都應立即停工接受公開透明之稽查檢驗。

4. 停工改善須經公開透明之檢查、民主審議通過後,方能復工
   
 上述之一切停工之改善,皆須經過公開透明之檢查,並經民主審議通過後,確認六輕改善且無工安事故發生發生之虞,始得復工。

5. 保障員工薪資權益,應使勞工有自主監察之能力

    停工期間,勞工之一切薪資權益不得受損,平時縣政府應教育廠內所有工作者,逐項認識<職業衛生安全法>第六條規範之必要安全衛生設備及措施,並使其具有對於相關設備元件之基礎觀察與檢查能力。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團隊 敬上
 

以下為李進勇針對本報文章<如何務實終結六輕『工』害?>之臉書回應:


(回應一)
我們在勞工政見中,已經有明顯提及您提出的幾項項目,六輕工安政見,並不是只有提出『國家級災害應變中心』一項而已。

未來要增聘勞動檢查員的數量和提升檢查的頻率,並強力要求所有廠商,都必須要落實勞基法的規定,以確保雲林人的安全和福祉。

(一)落實嚴密的勞動條件檢查機制。

現行勞動檢查權除了勞委會之各區勞檢所之外,各工業區與科學園區更以「特區化」的方式,享有區內的勞檢權,造成「球員兼裁判」的現象,許多勞工因此面臨過勞風險。雇主違法以致勞工權益受損問題嚴重,而縣市政府卻往往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束手無策。因此,未來應補足勞動檢查人力,確實落實勞動檢查,保障勞工基本勞動條件及安全。
 
(二)推動修訂勞基法第84條之1的規定。

中央主管機關應全面檢視現有已認定之「責任制工時」行業與職業,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重新認定現有「責任制工時」行業與職業之必要性與合理性,確認屬於「責任制工時」之行業與職業,則應依照不同勞動強度、工作性質及行業特性,訂定適合各類行業與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工作時數標準規範。

(三)推動建立「積極輔導」為主的工時制度。

現行勞基法之工時制度係以「處罰管制」為主,過度僵化的結果,導致「多數勞工超時工作成為違法常態」的畸型現況。應重新依照「勞工之社會與經濟生活實際需要」、「雇主之實際生產需要」,重新建立以「積極輔導」為主、「處罰管制」為輔的工時制度,創造「勞工、雇主與政府」三贏的工時政策。

(四)推動職災保險應單獨立法。

為改善紊亂的職災救濟制度,應將職災保護相關法規整合,職災保險單獨立法,簡化救濟程序,保障不幸遭遇職災的勞工,獲得即時的正義。

(回應二)
自從六輕來了 今天指出六輕有工安的意外發生,我們對發生這樣的意外感到非常遺憾。

針對世界級的石化生產基地,六輕的工安管理,涉及中央政府的經濟部、勞動部、環保署、消防署及雲林縣政府。過去,在雲林縣政府的要求下,六輕工業區已完成廠外公共管線(計約345公里)更新,花費超過新台幣140億元。
未來,李進勇將主張:

1.進一步要求六輕各廠內生產管線及設備元件的檢查及全面更新。

2.國家的特許,要有國家級的監測,做好國家級防災及監控相關工作,成立國家級石化監測及應變中心。

3.加嚴VOCs(揮發性有機物質)的管制標準。以乾淨燃料替代高污染燃料,雲林縣內電業禁燒石油焦和煤。

4.推動制定中央及地方石化產業專法,加重罰則。

5.對於醫療健康服務加碼,針對鄰近五鄉鎮執行免費身體健康檢查及異常個案管理中心。

6.要求雲林長庚紀念醫院補足「醫事人力」及「醫療設備」以達到400床的區域級醫院。

7.雲林長庚紀念醫院設置「燒燙傷加護病房」。
勞工的部分我主張,未來要增聘勞動檢查員的數量和提升檢查的頻率,並強力要求所有廠商,都必須要落實勞基法的規定,以確保雲林人的安全和福祉。
1.落實嚴密的勞動條件檢查機制。

現行勞動檢查權除了勞委會之各區勞檢所之外,各工業區與科學園區更以「特區化」的方式,享有區內的勞檢權,造成「球員兼裁判」的現象,縣市政府卻往往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束手無策。因此,未來應補足勞動檢查人力,確實落實勞動檢查,保障勞工基本勞動條件及安全。
2.推動職災保險應單獨立法。

為改善紊亂的職災救濟制度,應將職災保護相關法規整合,職災保險單獨立法,簡化救濟程序,保障不幸遭遇職災的勞工,獲得即時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