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6日 星期一

「站在398根煙囪下,一起深呼吸……」環境教育活動心得(5)

(為促進理性討論,本報期待各種立場與言論之投稿,來稿全文刊登,投稿原則請點此。本系列觀影心得,轉載自雲林環境教育館精心主辦的「站在398根煙囪下,一起深呼吸……」環境教育活動,請見活動專頁。)

作者:Johnny X Huang
心得:
  看完影片之後,頓時才明白,工業汙染如此嚴重,從原本的羨慕(福利)到現在看了令人鼻酸,硫代二乙酸數值偏高,嚴重影響當地居民與下一代,確實對於當地居民,搬遷與捨棄六輕工作都是進退兩難的抉擇,六輕養活了許多人,卻同時帶來了嚴重災害,我們應該先找出『根源』,並確切了解該物質對人體的損壞,與國際國內確切標準值,進行商討對策。有得必有失,如果真的無法解決該汙染,政府可能需要考慮收回執照,此時可能也會造成失業,必會有另一風波,必須雙方都互相讓步討論其真正原因,與方案才能得到解答。希望政府速度能快一點,六輕問題早晚會爆發,不如提早面對,讓下一代有更好的環境生存,與美好的未來,建造出真正符合『永續經營』的理念。


李進勇至今為何隻字不提許可證?

       『停發許可證』猶如縣長手中治理六輕污染的『尚方寶劍』,李縣長早該公諸於世以顯示禁燒決心、號召全民團結推動禁燒立法;同時,許可證一旦續發,形同出賣百姓生命健康,人民有迫切必要之知情權。然而,敝電子報團隊早已一再要求縣長承諾停發,李縣長為何至今仍隻字不提許可證?
表格:許可證使用期限表-改.jpg

李律師豈可能對許可證毫不知情?


      倘若李縣長並非刻意隱瞞,而是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有許可證這回事,實在難以讓人信服。首先,李縣長乃律師出身,若對推動禁燒真正用心,怎可能對相關法規中明訂的許可證一無所知?再者,本報所刊載之許可證清單,正是來自縣政府環保局提供的資料,縣長又怎可能毫不知情?
             
難道縣長顧慮人民知情會「礙事」?


      但倘若縣長知情,卻對這件最該公布的事隻字不提,顯然是有『不能說的顧慮』。縣長會顧慮什麼呢?現行法規賦予縣政府的『密室審核權』恐怕就是重要線索!


      根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51條,針對空氣污染情節重大者,縣(市)政府『得』命其停工、停業、歇業或廢止其使用許可證。這個『得』字,賦予雲林縣政府『可以停發,也可以續發許可證』的決定權。試想,當六輕無論如何都要拿到許可證時,會拿出怎樣的條件來和雲林縣政府『協商』?


      同時,根據目前法規,地方政府無須『公開審查』,即可決定是否核發,形同讓許可證淪為用來密室協商之籌碼。綜合來看,莫非李縣長的顧慮,是擔心人民知道太多會「妨礙協商」、擋其財路?


延伸閱讀:

請李縣長停發許可證.jpg

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環境資訊轉載

2/16我們的島【蚵仔去哪裡?】

蚵仔去哪裡?.jpg

一年有六十億產值的蚵仔,因為雲林台西附苗區面積逐漸縮小,傳統靠老天恩賜,大海送來­蚵苗的養殖業者,在不久的將來,將面臨人工育苗的挑戰....  

2/16(一)晚間十點 公視我們的島播出【蚵仔去哪裡?】


摘錄自優活健康網2015年2月13日
  許多罹癌民眾都曾向醫師詢問,我明明沒有抽菸,為什麼會罹患肺癌?其實肺腺癌跟抽菸的相關性較小,與空氣汙染、肺癌家族史、化學元素砷與氡、石綿瓦、油煙與二手菸較有相關性。(閱讀全文)

其他環境資訊:

不菸不酒、愛運動婦人竟罹患肺腺癌

「站在398根煙囪下,一起深呼吸……」環境教育活動心得(4)

(本系列心得分享,轉載自雲林環境教育館精心主辦的「站在398根煙囪下,一起深呼吸……」環境教育活動,請見活動專頁。)

作者:Liui Chen
心得:
  我是認為影片中有很多面向,都是值得大家深思熟慮之處。首先影片中居民有提到自己的兒子,雖已不居住在雲林,但為了補助款,仍將戶籍保留於此,這樣的現象對於村里的發展是不健康,而且會產生錯覺,但面對補助款的誘惑,人民該如何抗拒呢?次之,常言道工業的發展為國家建設的基礎,既然廠區已建設,政府有義務要保障當地居民的健康,應提出配套措施使當地居民能夠更安心在此居住。最後,「建設」是永無止境的,如何達到最後的平衡始終來自於人性。

雲林縣環保局不能說的顧慮(下)

前言:
      雲林縣環境教育館原訂於上週六(2月7日)舉辦『生命不可承受之輕』講座,邀請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以及<南風>作者許震唐演講,卻在竟然在活動前三天慘遭雲林縣環保局無故封殺(註1)!

雲林縣政府長期剝奪人民『知情權』!
  事實上,詹長權教授多年來進行六輕污染與健康影響之研究,就是從97年開始由雲林縣環保局直接委託!這代表,早在六年前,蘇治芬縣長和環保局就已深知六輕嚴重危害人民健康;更意味著,早在六年前,蘇縣長及環保局就該主動、公開、積極全力邀請詹教授團隊到雲林展開全縣巡迴演說、將六輕致癌物威脅的『知情權』還給人民。

  然而,縣政府明知人民飽受毒害,多年來,卻未充分積極善盡告知人民六輕公害實情之責任,就連沿海五鄉等污染最嚴重的重災區,大多數居民至今仍對六輕污染的科學真相幾近無知,甚至連詹長權的報告都從未聽聞(註2)!等於是長期遮蔽了人民的知情管道、自甘成為六輕的遮羞布!

       講白了,蘇治芬縣長此番作法與愚民政策沒有差別,根本作用就是讓老百姓繼續無知無感,才不會『礙了好事』,因此縱容污染日復一日、日益惡化,實質淪為六輕幫兇!

環保局聽蘇不聽李,蘇『垂簾聽政』?
      由於敝電子報團隊原本亦受邀主持2月7日之講座,該活動策劃單位在活動遭受莫名打壓後,深感挫折地不斷向我們致歉。顯然,策劃單位雖已盡力向環保局說明,但仍『未能消除其顧慮』。我們不禁要請問環保局:連李縣長都一再宣示治理六輕公害的決心,環保局究竟還會有何『不能說的顧慮』?莫非,環保局僅只是表面上配合李進勇縣長推動的禁燒政策,但實質上仍然繼續遵奉蘇前縣長的意志、讓蘇前縣長在幕後「垂廉聽政」?懇請李縣長明察秋毫,針對環保局這些不能說的顧慮,務必給全民一個清楚的交代!

註1:

註2:
詹教授報告點名沿海五鄉(麥寮、台西、東勢、四湖、崙背)乃六輕污染重災區,然而根據敝電子報團隊所知,多年來雲林縣政府在五鄉中,僅只在台西、麥寮分別草率辦過一場詹長權演講;此外,當我們自力在這五鄉中舉辦巡迴說明會時,就連大多數的在地校長、老師等知識份子,都表示此前不曾如此清楚地得知真相,可見雲林縣政府對於人民知情權的長期剝奪!

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環境資訊轉載

抗空汙二勇士

抗空汙二勇士
摘錄自民報2014-01-26
台灣飽受空氣汚染的危害,幾乎天天拉警報,引起國人莫大的關注。其實,台灣受各種空氣汚染與「霾害」已久,以往都因資訊不充分,政府也刻意輕忽,所以民眾也不甚了了。但近期經過幾位「有心人士」的特別努力蒐集分析空汚危害資料,並透過媒體廣為報導,終使長久躲在陰暗角落危害國民健康的空氣汚染嚴重問題,浮出了枱面,繼水汚染受各界重視之後,「空汚」防治接力成為重要的環保問題。本文就是要走訪近期在「反空汚」工作上義務用大力的兩位貢獻者,一是彰基婦產科主治醫師葉光芃,和留美化學博士楊澤民。(閱讀全文)

反省發展主義迷思 《天堂》紀錄台西蚵農為環境抗爭

摘錄自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2014年3月4日

紀錄片《天堂》45分鐘片段版(左上電影 林家安導演)

人們總是笑著想像工業區的開發能讓一個地方脫胎換骨,從邊陲化作中心,自貧弱走向豐足富裕,孩子從此衣食無虞。但是,六輕王國進駐多年的雲林海邊,街景依舊荒涼,阿公阿嬤不解為什麼農漁產量年年下降,附近鄰居罹癌率卻頻頻高升,孩子也不明白為何上學時常常會聞到令人不舒服的氣味。沒有繁榮。工業區來了,但為什麼跟人們心中想著盼著的發展景像截然不同?
當政府再度以經濟發展為由欲設置國光石化與台塑大煉鋼廠,台西當地養蚵人開始自己籌組自救會展開長期抗爭。(閱讀全文)
其他環境資訊

【綠經濟】你的選擇 我們的未來:可永續的庶民經濟

能源時代:德國再生的希望


國際合作第二發 美印協議共抗氣候變遷

「站在398根煙囪下,一起深呼吸……」環境教育活動心得(3)

(本系列心得分享,轉載自雲林環境教育館精心主辦的「站在398根煙囪下,一起深呼吸……」環境教育活動,請見活動專頁。)


作者:Wen Ching Huang
心得:
  六輕-世紀末的偉大產物,但連孩子都知道那是個批著羊皮的狼。
  層出不窮的工安事故和一一浮現的環境議題,究竟隱藏了多少企業以及政府可鄙的醜陋面?又有多少人犧牲在這荒謬的決策之下?抱歉,難以計數。
  當六輕巨獸愈發貪婪,我們的島,殘存的是不見天日的天空、汙濁不堪的河水以及凋零的希望。未來,在哪裡?
  我們的生活改變了,因為六輕。

雲林縣環保局不能說的顧慮(上)

為何無故取消詹長權演講?
      雲林縣環境教育館原訂於上週六(2月7日)舉辦『生命不可承受之輕--請說「石化」,為自己爭一口氣!』講座,邀請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談「石化污染與健康風險」,以及<南風>作者許震唐談「鏡頭下的環境變遷」,足見環教館之用心,積極實踐真正意義的環境教育!然而,此一活動卻在2月4日臨時慘遭雲林縣環保局無故取消,不僅令火車票都已買好的講師萬分錯愕,還嚴重打擊環教館盡力揭露污染真相的苦心!


     雲林縣環保局的說法是:『原定於104/2/7的講座將暫緩辦理,須再審慎規劃,應從多個面向探討六輕議題,以避免爭議。』言下之意:這場講座不能只談六輕公害影響,還須加入六輕其他正面影響,否則不能舉辦!


縣長主張公害治理,環保局卻力擋公害演講?
      環保局此番說法令人匪夷所思,環保局之職責究竟是保護環境還是保護財團形象?究竟應該致力揭露污染真相並與全民共治之,還是應該擔心對財團不利之言論會引來爭議,而打壓立意良善之演講?


      況且,六輕公害早已是不爭的科學事實,李縣長當前的主要政策還是以禁燒為主的六輕公害治理,環保局身為第一線的政策執行者,若不致力於揭露公害真相之環境教育宣導,如何讓政策落實?環保局究竟在擔心什麼?


     此外,六輕議題的確應從多面向探討,但也應深入探討六輕公害各層各面之真實影響,倘若環保局有心避免爭議,更應該打開天窗說亮話,讓多元意見充分民主交流,為何反而以此作為言論禁止之理由?       


(下圖為雲林環教館精心設計的活動海報,竟然在活動前三天慘遭上級主管--雲林縣環保局無故封殺!)
環教館104.2月活動海報_A1_0203.jpg

環境資訊轉載

教部試辦「空品旗」 升紅、紫旗減少室外活動



摘錄自2015-02-10  記者湯佳玲、吳柏軒
霾害對台灣影響越來越大,環保署與教育部今年初研商,將把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納入學校的空污應變指標,最快三月公告;並自本月底新學期起由學校試辦升「空品旗」,學校教學及學生可隨時應變空氣污染。(閱讀全文)




摘錄自 2015年2月4日 綠色和平組織
  今日綠色和平與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聯合發佈的報告《危險的呼吸2:大氣PM2.5對中國城市公眾健康效應研究》指出,全國31座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因大氣PM2.5污染造成超額死亡率接近千分之一,即每十萬人中超額死亡人數約90人。其中最嚴重石家莊、濟南、長沙、成都、南京、武漢等城市,每十萬人中超額死亡人數超過100人。為此,綠色和平呼籲,各地應將保護公眾健康作為制訂大氣污染治理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時提速PM2.5污染治理進度,從源頭入手,加快能源結構調整。(閱讀全文)


其他環境資訊

「站在398根煙囪下,一起深呼吸……」環境教育活動心得(2)

(本系列心得分享,轉載自雲林環境教育館精心主辦的「站在398根煙囪下,一起深呼吸……」環境教育活動,請見活動專頁。)


作者:蔡汶瑾
心得:
  六輕,值得嗎?在國家規劃開發新國土之際,我們也失去了原有的國土。建立在經濟成長之上的,是環境的快速變遷,將原先發生於數百年間的改變壓縮於十多年間進行,對此人們無從適應,只能被迫接受這番改變並無能為力。看不到最終結果的我們無法定論現在的情境是好是壞,已知會造成不利的情況而言,希望能加強建立輔助措施及後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