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空氣污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空氣污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中南部PM2.5又破百了!


10月20日下過雨後隔沒多久,中南部的PM2.5仍然馬上爆表,雲林環保局副局長臉書表示:「今天空氣不良可能原因~由風向和邊界層高度判斷中南部有明顯汙染累積現象,平均風速慢,屬境內汙染影響。」

依照過往經驗,因大氣擴散不佳、境內污染滯留,接下來將會是PM2.5持續爆表的季節,請大家多加保重!


20151020.jpg

20151020大里.jpg

12096634_1642703862667963_8048159681955773325_n.png

S__13647885.jpg

12144920_410752639121193_8309726125852564694_n.jpg
(有網友上傳照片表示:「連室內都超標,可惡!」)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真懂經濟?

 經濟日報610日以「社論」之姿,評論雲林縣推出之「禁燒石油焦與生煤」自治條例。但文中所提及數項內容,不禁讓人懷疑,【經濟日報】真懂經濟?

一、該文提及:「PM2.5對人體的影響,基本上這部分爭議較小,PM2.5的確會危害人體,只是危害因果程度並還不是很清楚」

 但事實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國際癌症總署(IARC)都已經認定PM2.5是一級致癌物。誠如我們不會懷疑WHO和國際癌症總署提出的「吸煙、嚼檳榔會致癌」的研究結果,PM2.5的致癌影響也是上述兩個國際衛生單位提出的啊!難道,上述兩個世界級衛生單位所做的研究成果,仍不足以讓【經濟日報】承認其危害因果程度?那麼,【經濟日報】究竟會願意相信誰研究出來的成果?

 再者,空氣污染造成的健康損失,也是企業的外部成本,過去從未納入計算,但不能當作不存在!如果要談總體經濟,當然要把此項成本算入。

二、該文提及:「目前國際間也沒有『禁燒生煤』的政策或手段」

 【經濟日報】難道不知,攸關全球經濟動向的G7剛做出「7國領袖已同意在這世紀內將全球經濟「除碳化」(decarbonise),逐步減少以至完全淘汰化石燃料」的結論。化石燃料中,最大與最常使用的燃料,就是煤炭。難道【經濟日報】認為,G7各國領袖的言論,不足以代表「國際」意見?(風傳媒:G7承諾:21世紀結束前淘汰化石燃料

 別的地方不說,離台灣最近的北京市政府,就是透過地方自治,已經將北京列為禁煤區,並宣示在2020年以前,北京就要完成全區禁煤。而明年就要關停所有的燃煤電廠。因而最近幾乎每天都有一則關於北京燃煤電廠或鍋爐關廠消息。而剛閉幕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會議也做成正式決議,將空氣污染列入世界上最大的單一環境健康風險,並要求會員國推動採用清潔能源,逐步減煤、限煤與禁煤,並以更嚴格的標準限制電廠排放。這些新聞,都不乏華文資料與相關翻譯報導,希望經濟日報能予以正視。

三、該文提及:「禁止廠商燒生煤與石油焦,必然影響工業產值」

 以台塑六輕為例,因為麥寮汽電屬於民營電廠(IPP),所以,長年以來,雖然大部分電力是用在廠區內使用,但台塑仍可將電高價賣出在低價買進台電的電,這中間的差價,竟由全民負擔。這部分並非筆者自行揣測腦補,而是多次遭到監察院的糾舉的事實,您也不應該視而不見。如果因為這樣而影響工業產值,使得企業無法經營下去,那麼這樣的企業,真的有競爭力?

四、該文很深入的分析經濟部與環保署對於pm2.5的來源的差異,並認為,難以認定工業是PM2.5最大污染源。只要做好加嚴標準即可。

 很多支持續燒煤炭的人,會有類似這種說法的觀點。但,這個說法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目前依照法規,所能限制的是提高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但針對pm2.5的排放量與檢測方式付之闕如,所以,真能藉此改善pm2.5,仍值得懷疑。

 (二)燃煤所產生的並不止PM2.5,還有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重金屬、戴奧辛、多環芳香烴、苯等致癌物。如此多的問題,都是在這些造成的健康風險並未納入總體經濟計算下,才會讓人產生「燃煤很划算」的錯覺。如果都將這些納入「健康風險評估」,並將預期造成的健康損失及衍生的經濟損失,納入電價成本,那麼,燃煤划算嗎?

五、該文的主標為「環保及產業發展真不能兩全?」

 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的研究指出,全球化石燃料公司每年獲得5.3兆美元補貼,相當於每分鐘接受1千萬美元,比世界各國政府投注在醫療費用的總和還要多更多。據IMF估計,5.3兆美元的補貼佔全球GDP6.5%

 世界衛生組織更提供數據指出,為了治療空汙受害者、彌補因病或早夭而減損的經濟收入,各國政府被迫花費約2.65兆預算,是補貼化石燃料的一半費用。在所有的補貼中,煤是汙染最高的燃料,不但會造成當地汙染與全球暖化,也是全球碳排升高的元兇,卻是接受補貼最高的能源,超過一半。(以上資料,請參見:油價便宜?騙人的! 化石燃料補助每秒吃掉500萬台幣

 假使IMF的研究為真,那麼,燃煤是否「划算」,是頗值得重新考慮與思量的問題。不知【經濟日報】是否算過,每年台灣花在燃煤的補貼上到底有多少呢?更不用說,台灣一直備受詬病的購煤合約與電價計算公式。

 所以,問題不在「環保與經濟能不能兩全?」而是,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到底是不是台灣現在與未來,都應該要擁戴而不容質疑的模式。

 這種錯誤對立「環保與經濟」,世界各地早已有很多人展開反省,並試圖找到新的發展模式,就以日前在G7各國支持下所展開的「阿波羅計畫」為例,就是希望研發更環保、更節能的綠能科技,取代現有石化科技。(G7催動「全球阿波羅計畫」 要讓綠能更便宜

 以上五點回應,希望【經濟日報】的社論撰文者,能夠更深入的瞭解空污對經濟所產生的真實影響,切莫僅隨經濟部觀點起舞。

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轉載】余尚儒:反空汙,就是反威權



天下資料(劉國泰攝)
空汙是一種世界病,又特別集中在不民主的國家。從柴靜的報導《穹頂之下》,讓我們驚覺中國的嚴重空汙和背後威權體制。台灣有好到哪裡去嗎?

長期以來,台灣的能源政策、交通政策由所謂「專業」主導,如今已經證明,官僚組織及專業威權,並不能保障人民呼吸的人權,反而導致政商合流,為財團打造的黑色犧牲的體系。全台灣98%生煤,可以是同一家企業進口,犧牲鄉村地區農業、漁業,嚴重汙染鄰近縣市的空氣。

一年多前我們組織PM2.5自救會,試圖讓更多人知道細懸浮微粒的空汙問題。很多人看了只會搖搖頭,然後說:呼吸是沒辦法選擇的。這種態度,就像過去面對國民黨威權政府一樣。民國104年,這些人明年還可以選新的總統了。如今,雲林縣「雲林縣工商廠場禁止使用生煤及石油焦自治條例」已經通過,台中市即將跟進。6月嘉義市也將召開第三次空汙防制委員會,南投縣據說也要成立空汙防制委員會。如果人民不站出來,威權結構不會改變,乾淨空氣也不會憑空而來。反空汙,就是反威權。

乾淨的空氣,需要民主的參與,我們需要參與產業政策,需要能源結構轉型。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要站出來。6月6日早上,全台灣至少六縣市,八城市將同步舉行「空汙走、健康來」反空汙大遊行。6月6日遊行,不僅是為了環境保護而遊行,更是反對威權,爭取民主參與的遊行。6月6日,只會是反空汙、反威權全台串聯的起點,推翻威權的第一槍,接下來無論誰要當總統領導國家,都必須明白政策改變的時候到了。

反空汙,就是反威權,要乾淨空氣,人民自己站出來。

(作者為PM2.5自救會發起人)

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轉載】號召水林環境起義


水林人,該我們勇敢的站出來了!

  於5/30日本週六早上10點,農委會副主委及經管單位將到大勝化製廠,實地瞭解並協助補助設備,請水林鄉親不分黨派,於當日早上10點到大勝化製廠對面路旁,(大家一起來路過大勝),向中央官員表達水林人十幾年來忍受大勝排放臭氣的民怨,表達我們對政府單位不理不睬的不滿!

  但請到場鄉親保持理性,展現水林人高度的公民素養!基於大勝化製廠其實扮演國內禽畜疫情控制的重要角色,對國內環保工作也扮演一定功能,但總不能一直犧牲水林鄉民呼吸乾淨空氣的基本權力,我們要的是政府單位重視水林的民怨!我們要的是真正來解決臭味的問題!水林人請勇敢的站出來!並請協助轉發分享!

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專家分析全年空污狀況

楊澤民博士,曾在清華大學任副教授,後來參與工研院電子所次微米製程的研發。其後,半退休以專業知識做公益義工,2014年元月十三日媒體大幅報導「去年台灣細懸浮微粒(PM2.5)年均值為29.99微克/立方公尺,較前年28.3微克為惡化」的數據,就是楊博士根據環保署監測資料,在短時間內即整理出來供民眾參考的傑作。(楊澤民博士之介紹轉載自民報)

摘要:楊博士請環保署莫逃避、莫用各式統計方式及不合乎國際標準的規範愚弄大眾,也請環保署勇敢的直接面對問題,不要避開造成空汙主因不談,只談次因。

既然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已多年呼籲政府應重視台灣自9月中至隔年四月間的長期高空污暴露對國民健康與環境的影響,而環保署在2/15和3/19也開始量化並公布所謂東北季風期間vs西南季風期間懸浮微粒之大差異。既然環保署不認真計算、我們就自己來!
11103954_418278615007069_984809683_n.jpg

將大幅差異的東北季風vs西南季風兩期間的數字全納入算出來的年平均,是一定會讓很多國民低估10~4月期間的空污影響。

這環保署所謂"東北季風"期間,其實台灣各地在這時間的風向也不是都是吹東北季風的,但我也不知該如何稱呼這段期間,以前我早就在分析這段期間vs(5至 9月中旬)空污之差異,我會將一年分成三段期間,就是每年1~4月,5至8月,和9至12月,(或是每年9月至下一年度4月vs(5~8月),統計分析這各別期間的PM10和 PM2.5平均值,但因9月這個月跨越兩季風的期間,其PM2.5和PM10多從夏天的低值逐日爬升至冬天的高值,所以有時我就捨棄9月份的數據,而只選取10月至隔年2月或至四月期間的PM2.5和PM10數據做統計,並和5~8月低空污期間作比較分析。


這段長達8個月的台灣空氣污染多數是因本土排放空污無法有效擴散,就造成長時間的嚴重空污了 這本土的懸浮粒子(Particulate Matter, 縮寫為PM)空污,以及WHO標示為"Outdoor Air Pollution (室外空氣污染)"都已被WHO公布為一級致癌物,台灣多為石化燃燒和燃煤生成的PM空污,是不可能比世界其他主要都會區的空污相較不毒的!

而且台灣在9月中下旬之後到隔年四月底的嚴重空污絕不是短期暴露,而是長期對國民健康和環境影響和造成傷害的重要因子, 所以在這長時間的嚴重PM空污平均值必須也須符合PM10和PM2.5年平均值才能真正保護國民健康,而不應是那個被每年 5至8月空污相較甚低的PM2.5和PM10濃度值在數字上稀釋計算出來的年平均值要符合所謂15微克/立方公尺年平均值標準而已。

在空污非常嚴重的東亞(包括台灣)和印度地區,我們制定要保護國民健康的標準應有較嚴謹的考量。當然嚴格執行24小時標準,即98th Percentile (如果資料缺失不多,即每年依高低排序的第八高值),需低於24小時標準 (35微克),不然這不達標的地方就是三即空品區了,這地方依法應提出具體減量計劃來依法按期減污,當然台灣必須能確實執行空污總量管制及訂定嚴格的各縣市具體污染減量計劃法。做不到具體減量時,公民團體就可以依法提告要求各級政府履行。

WHO 的建議(guidelines)定的更嚴,例如,PM2.5 24小時指引標準為25微克,99th percentile,即年度第四高值不得超過24小時的標準。美國肺臟醫學會議建議以美國標準但採用更嚴謹的99th percentile,而非美國環保署訂定的較不那麼嚴謹的98th percentile.




這份資料是最近完成的,先請各位朋友參考

我還想不出來如何稱呼每年9月中下旬至隔年四月期間,但環保署最近在其報告中,以"東北季風"期間vs"西南季風"期間稱之,只是我擔心這樣又會讓大家誤會台灣的不少空污都是藉東北季風帶來中國的空污。多數的台灣嚴重空污日子多是台灣本地的排放,只要環保署概括的說是大氣擴散條件不佳,台灣就由他們說是大環境造成的嚴重空污了。

而且9~4月,台灣各地每日海陸風都吹,也常比季風強勁,也並非一直吹東北季風,所以就請大家想該如何稱呼這段空污嚴重的期間,正確的名稱可以引導一般國民正確思考對應方法。

歡迎大家有空也自行計算各地的各段期間平均值,如果發現我資料有誤,請大家務必告訴我。(楊博士澤民臉書)




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莊秉潔教授研究『PM2.5與石化產業』報告原文

    日前,《康健雜誌》引用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研究,指出全台最大的PM2.5排放源是六輕工業區,年排放量高達14餘萬公噸,甚至還遠高於第二名(中鋼)以及第三名(台中火力電廠)年排放量的加總(12餘萬公噸),因此造成全台每人平均折壽43.6天,並造成南投、雲林、嘉義人平均折壽超過一百天!
莊秉潔教授研究『PM2.5與石化產業』報告原文


報告出處:
作者: 周桂田/主編, 陳吉仲, 趙家瑋, 許惠悰, 莊秉潔, 沈健全, 杜文苓, 蔡宏政, 歐陽瑜, 洪文玲/等著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4/11/07


報告摘要:
目前雲嘉南及高屏地區為台灣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而高雄地區居民之壽命為五都中最低者。而高雄地區之低壽命,部份可以由細懸浮微粒(PM2.5)之污染來解釋。本文試著分析雲嘉南高屏地區高PM2.5濃度的原因及評估石化專區對PM2.5健康風險之影響。以2007年之資料初步分析顯示,空氣品質受固定污染源的影響有由北往南呈現遞增的趨勢。
且南部之PM2.5高濃度的原因,除了受當地污染源之影響外(如中鋼佔1.8 ug/m3),主要額外受台北、桃園及中雲嘉之石化及電力業等中大型污染源的額外之影響。如六輕佔3 ug/m3、台化彰化廠佔1.4 ug/m3、台化新港廠佔1.2 ug/m3、台中電廠0.6 ug/m3及華亞汽電佔0.5 ug/m3。
而目前國家之年平均標準為15 ug/m3,以上述六家工廠(工業區),就佔限值的一半了。而根據國際及這研究本土之資料顯示,PM2.5濃度每增加10 g/m3,將減少壽命達0.6-0.7歲。表示上述污染源對國人之健康影響是不可忽略的。
石化專區之規劃,我們評估不同基地可能造成的空污及健康的影響,以五輕及六輕工業區為例,評估除現址外,還包括了經濟部預計之高雄港區、遷村後的大林蒲、南星計畫區,並再加了小琉球及恆春兩地。
初步結果發現,經濟部所選之三場址,對南台灣PM2.5之影響並無顯著的改善,需遷移至恆春才能明顯降低對空污及健康的影響;但仍需有更多元、更完整的評估才能找出最合適的方案。尤其是這些石化產業之社會成本皆未內部化,以造成PM2.5之污染為例,如六輕造成全民壽損達到44天,而造成中南部之壽損又比北部為大,如造成雲林、嘉義及南投居民之壽損達100天。
如何可以反應社會成本及兼具公平正義,顯然為現階段永續台灣,也是考慮石化產業是否值得持續擴張,甚至存廢的主要考慮因素。



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雲林縣環保局不能說的顧慮(下)

前言:
      雲林縣環境教育館原訂於上週六(2月7日)舉辦『生命不可承受之輕』講座,邀請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以及<南風>作者許震唐演講,卻在竟然在活動前三天慘遭雲林縣環保局無故封殺(註1)!

雲林縣政府長期剝奪人民『知情權』!
  事實上,詹長權教授多年來進行六輕污染與健康影響之研究,就是從97年開始由雲林縣環保局直接委託!這代表,早在六年前,蘇治芬縣長和環保局就已深知六輕嚴重危害人民健康;更意味著,早在六年前,蘇縣長及環保局就該主動、公開、積極全力邀請詹教授團隊到雲林展開全縣巡迴演說、將六輕致癌物威脅的『知情權』還給人民。

  然而,縣政府明知人民飽受毒害,多年來,卻未充分積極善盡告知人民六輕公害實情之責任,就連沿海五鄉等污染最嚴重的重災區,大多數居民至今仍對六輕污染的科學真相幾近無知,甚至連詹長權的報告都從未聽聞(註2)!等於是長期遮蔽了人民的知情管道、自甘成為六輕的遮羞布!

       講白了,蘇治芬縣長此番作法與愚民政策沒有差別,根本作用就是讓老百姓繼續無知無感,才不會『礙了好事』,因此縱容污染日復一日、日益惡化,實質淪為六輕幫兇!

環保局聽蘇不聽李,蘇『垂簾聽政』?
      由於敝電子報團隊原本亦受邀主持2月7日之講座,該活動策劃單位在活動遭受莫名打壓後,深感挫折地不斷向我們致歉。顯然,策劃單位雖已盡力向環保局說明,但仍『未能消除其顧慮』。我們不禁要請問環保局:連李縣長都一再宣示治理六輕公害的決心,環保局究竟還會有何『不能說的顧慮』?莫非,環保局僅只是表面上配合李進勇縣長推動的禁燒政策,但實質上仍然繼續遵奉蘇前縣長的意志、讓蘇前縣長在幕後「垂廉聽政」?懇請李縣長明察秋毫,針對環保局這些不能說的顧慮,務必給全民一個清楚的交代!

註1:

註2:
詹教授報告點名沿海五鄉(麥寮、台西、東勢、四湖、崙背)乃六輕污染重災區,然而根據敝電子報團隊所知,多年來雲林縣政府在五鄉中,僅只在台西、麥寮分別草率辦過一場詹長權演講;此外,當我們自力在這五鄉中舉辦巡迴說明會時,就連大多數的在地校長、老師等知識份子,都表示此前不曾如此清楚地得知真相,可見雲林縣政府對於人民知情權的長期剝奪!

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六輕電廠更環保,勞工百利而無害

      許多人都在問,要六輕禁燒石油焦與煤,是否會導致六輕資本外移,反而害大家薪資福利受影響或者『沒頭路』?


六輕電廠不可能外移


      其實,六輕電廠主要賣電給台電,完全不可能外移!目前六輕燃燒石油焦與煤的部門主要有麥寮汽電公司的火力電廠以及台塑化公司的汽電共生發電廠,其中,麥寮汽電公司屬獨立電廠,生產之電力全數銷售台電,而台塑化汽電共生所產之電力,則只有一部份售予六輕廠商,其餘仍銷售台電(註1)。因此,這兩大電廠主要靠台電獲利,完全不可能外移!


電廠更環保,勞工才有真保障


      其次,六輕廠內各家公司之運作與營收,皆是各自獨立計算,而六輕電廠是靠台電來獲利的獨立部門,即使沒有麥寮汽電公司,也完全不妨礙工業區之營運。因此,僅只要求廠內兩家公司改採環保燃料,也絲毫不影響六輕廠內上萬名員工之權益!


      而即便對這兩家電廠的員工來說,禁燒石油焦與煤也是百利而無害!因為六輕之售電,台電保證收購,不管電廠燃料如何更換,都無損員工之權益。此外,員工還可因為環保燃料而多了生命健康之保障,非但無須接觸骯髒劇毒的石油焦與煤,不會被捲入輸送帶或跌入灰塘,更不用因清理煤灰及沾滿硫化物的設備,而賠上健康與生命!


      因此,要求六輕電廠禁燒石油焦與煤,不僅是保障台灣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選擇,更對所有在六輕工作者百利而無害!


註1:
請參考電價跟漲 台塑化最大贏家(蘋果日報2013年09月02日)



麥寮汽電公司屬獨立發電廠,生產電力全數銷售台電,而台塑化的汽電共生電廠,亦有至少四成電力銷售台電,因此絕不可能外移。六輕電廠主要靠台電獲利,電廠改革毫不妨礙整個工業區之營運!

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其實,停發許可證就能實現禁燒!

李進勇縣長於1月20日再次宣示兌現六輕禁燒石油焦與煤之政見承諾,並要求環保局將蘇縣長時期僅只規範廠商『燃料限硫』的自治條例草案,重新修改成『禁燒』版本,徹底展現『蘇規李不隨』的立法決心,須給予高度肯定!


李縣長一秒宣佈停發,正當性與合法性100%
      不過,相較於自治條例還須經由縣議會三讀審議的遙遙無期,其實,李縣長只須下令停發六輕石油焦與煤的使用許可證,無須經過縣議會審議,一秒鐘就能實現禁燒!
       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8及29條,石油焦與煤被列管『易致空氣污染燃料』,應由縣(市)政府直接把關,負責審查、核發使用許可證之申請與展延,因此李縣長已握有100%之正當性與法定職權,能立即停發六輕石油焦與煤之使用許可證,迫令六輕在現有許可證到期後,不得不即刻改採環保燃料!


李縣長切勿追隨蘇縣長,淪為六輕幫兇!
      事實上,這些許可證早在蘇治芬縣長任內就應該停發了!根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51及82條,當排放之空氣污染物中含有毒物質,有危害公眾健康之虞者,縣(市)政府有權命其停工、停業、廢止其操作許可證或令其歇業。


       而雲林縣政府委託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研究,早在六年前便已證實六輕污染與附近居民罹癌率直線攀升有『顯著相關』,且六輕電廠燃燒石油焦與煤所排放之二氧化硫佔六輕工業區排放量至少七成!但蘇縣長明知情節重大,卻從未勒令六輕電廠停工改善,還持續核發予至少六張許可證,淪為六輕幫兇,有圖利財團之嫌!


       現在李縣長既已宣示禁燒,就該宣佈停發許可證,否則,倘若縣長背地裡又繼續核發給六輕,這和蘇縣長擅長玩弄的兩面手法又有何差別?


李縣長已宣示禁燒,請問下表許可證能否續發?



請李縣長停發許可證.jpg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離六輕越近,空氣中致癌物越多?!


離六輕越近,空氣中致癌物越多?!

整理:編輯部

詹長權教授的研究報告彙整出六輕石化工業區使用生產原物料與相關副產物共有255種物質,當中具有潛在急性、慢性或致癌性健康危害的污染物共有132種。而其研究結論指出:六輕工業區的營運確實造成鄰近地區尤其是10公里範圍內之區域的空氣品質下降,包括了『傳統空氣汙染物』(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以及『致癌性空氣汙染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與多環芳香烴)


詹長權教授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於研究區域內10鄉鎮中的14所學校設置空氣監測站,加上三個環保署測站,採集空氣品質資料以進行空氣汙染分析。


六輕,對咱有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