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轉載】中南部就像台灣的右上肺葉,長年吸納著「煙囪文明」吐出的污濁與苦難

本文轉載自關鍵評論網


文:王敏玲(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莊秉潔(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


當「禁燒生煤」的拉鋸戰在中央與地方掀起波瀾,台中市與高雄市肺腺癌發生率則悄悄地攀高,根據中研院陳建仁院士提供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包括高雄、台中,2012年肺腺癌發生率都超越了台北。

1960至1980/1990年代,台北的空氣汙染嚴重,PM2.5濃度全台最高,但近30年來,中南部污染產業擴張,燃煤發電機組增加,大眾運輸系統不健全、柴油車滿街跑等因素,使得中南部環境品質每下愈況,PM2.5濃度冠軍年年都座落於中南部。

儘管2012年5月環保署終於發布空氣品質標準,將PM2.5列入;儘管2013年10月,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向國際社會宣佈PM2.5是一級致癌物;儘管2014年高雄發生台灣工安史上最慘的石化氣爆,執政當局還是墨守褐色經濟的發展成規,置民間改革的呼聲於不顧。

不致力於轉型綠色經濟,不積極發展綠能、不交出燃煤電廠改燃氣(或環島天然氣網)的時間表,怠於協助各縣市建立便捷的大眾運輸及自行車通勤系統,放任全國約16萬輛大貨車未加裝濾煙器便到處趴趴走……。非要逼得各縣市民眾自力救濟,在炎炎夏日走上街頭高喊反空污,非要地方政府訂定自治條例衝撞法律空間,才跳出來宣示主權。

民間喊出廢核減煤,當然無法一朝一夕,台灣也沒有把核電和燃煤一次全廢,但能源的穩定性、安全性、環保性,豈可耽溺在「反正核電廠沒出大事」、「反正空污致死無法求償」的苟且中而不思改革?

當人民看見廢核與減煤都是必須,當升高的社會壓力讓政、商與各嫌惡設施附近的居民出現不同的焦慮,中央政府不能僅用環保署法規會的一句解釋「環境基本法不能做為地方政府訂自治法規的依據」充作回應。


如果中央說地方不可為,那麼請告訴我們,中央何時可將環境基本法落實於空污法及能源管理法中。另一方面,信誓旦旦準備揮劍斬生煤的地方政府,更不能將民間的要求與殷切期待作為籌碼,虛晃一招後又回到原點。

人體的肺臟有五葉,右三、左二,人若吸入汙濁的空氣,最先到達的地方是右上肺葉,台大外科陳晉興教授曾指出,肺腺癌常長在肺部邊緣的位置,尤其是右上肺葉,醫界也據此推測肺腺癌可能與空污等因素較相關。

對照來看,台灣本島上高污染的煙囪多數集中在中南部,那一根根高聳煙囪竄出的氣體,在一年365天中,受影響最深的是中彰投、雲嘉南及高屏空品區。

易言之,台灣的中南部像極了人體的右上肺葉,長年吸納著煙囪文明吐出的污濁與苦難。而住在這片肺葉上的民眾多年來屢屢發出嗚咽,喊到聲音嘶啞,難道政府還無視那淌著鮮血的癌症曲線,還要繼續裝聾作啞,聽不見來自右上肺葉的嗚咽?

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活動快訊】陳來興、鐘聖雄、許震唐~環境藝術聯展



彰化縣文化局謹訂於104年10月31日至11月29日於彰化藝術館舉辦「陳來興、鐘聖雄、許震唐~環境藝術聯展」,並於11月7日(周六)下午3:30舉行開幕式,敬邀大家一同參與。

南風攝影展為一個述說彰化西南角受六輕的汙染影響的攝影展,曾在台中科博館、雲林縣政府展出,廣獲好評,引人深思。

以下為聯展系列講座資訊:
11/8(日)     15:00-16:30
 「彰化環境的現況」   主講者:施月英(彰化縣環境保育聯盟總幹事)
11/15(日)15:00-16:30
「六輕對彰化西南角的影響」    主講者:許立儀(策展人)
11/22(日)15:00-16:30
「空氣汙染與健康」 主講者:林世賢(彰化縣議員)
11/29(日)15:00-16:30
「空氣汙染與健康」 主講者:林世賢(彰化縣議員)

凡參加本系列講座每場前一百名送精美禮品一份


【轉載】請台中市及高雄市環保局負起責任


本文轉載自莊秉潔教授臉書
 環保局更要提醒業者及民眾應遵守空污法相關規定,業者於此時節應加強提高防制設備效率及其他降低污染物排放之操作,操作許可證上載明於空品不良期間須配合執行防制作為者應落實污染物減量措施,並呼籲民眾切勿露天燃燒稻草。環保局將針對工廠場進行日夜間之稽查取締作業,並加強露天燃燒取締,發現違法情事將依法告發,請業者及民眾共同努力,以維護空氣品質。
 除此之外,留言中也附了中大鄭芳怡教授今、明及後天(2015/11/4- 2015/11/6)之空氣品質預報。由上述三天之預報可以看出如雲林縣無作為,中部、南部及雲林明後天空氣品質將紫爆。目前鄭芳怡教授還在很努力修改模式中,她發現其之預報白天有低估的問題。也就是如雲林縣無作為,實際情形會比預報結果還更嚴重。【全文未完,觀看全文請點此】

【節目預告】誰來晚餐7 第32集 ──林伯厝邊是六輕


林伯2.jpg
轉載自台灣公共電視 誰來晚餐【完整節目預告請點此】

蚵農林進郎與多數雲林子弟相同,念書後就北上發展,做過建築、成衣,開過計程車,用海口人的氣魄在江湖上拚搏。16年前,因為父親罹癌,48歲的他回鄉照顧父親,並接手家中蚵田,做起養蚵育苗工作。

64歲的林進郎,每逢中秋白露過後依舊出海育苗,養蚵環境卻不如以往。除了與天抗衡,他還有另一個戰場,因為距離蚵田不到十公里的距離,他有個叫做六輕的厝邊。

林伯.jpg

回到原生地‧站上第一線
進郎是這樣開始站上街頭的。

接手家中蚵田,進郎第一年就碰上台塑大煉鋼廠興建前置作業,榮工公司抽砂造陸,漂砂掩蓋了蚵殼,使蚵苗無法附著,蚵農血本無歸。親戚的一句「因為你識字」,他與當時的太太寶鳳為蚵農挺身而出,一頭栽進環境運動裡。

當時榮工公司雖與蚵農達成協議,在下苗期停止抽砂三個月,沿海養殖環境並未好轉。過去一年能夠收成兩次,養殖期如今卻越拖越長。看著他的厝邊成天冒煙,蚵農感到擔憂。

十多年來,進郎站上環境運動第一線,痛批六輕對家鄉造成的傷害。為了抗爭,父親停棺時他背負不孝的罪名,女兒結婚時他提前離席,他想的卻是,就算點燃的只是星星之火,台西鄉的一點點光也不能熄滅。....【繼續閱讀請點此】

請大家準時收看 11/06週五晚上九點 公視頻道誰來晚餐──林伯厝邊是六輕!

【讀者投書】我在麥寮,台塑六輕汙染王國(二)


作者:輔大學運社團黑水溝社社長 社會系三年級 趙俐雯

六輕與麥寮的淵源

一九九一年,行政院核准台塑集團提出的「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六輕計畫」後,因汙染爭議選址到處碰壁。六輕原打算在宜蘭設廠,然而受到當地鄉親及縣長陳定南大力反對,不願為開發犧牲好山好水。於是台塑找上渴望擺脫窮鄉僻壤標籤、嚮往現代化的雲林作為設廠處。當時,民代與台塑在說明會上舌燦蓮花大肆宣揚六輕「可加速雲林縣鄉村都市化腳步,促使人口回流、稅收增加、地方繁榮與區域均衡發展,使雲林縣脫胎換骨轉型為工業大縣」[1]。

從事養殖業、關注生態的T大哥帶我們沿著田埂散步,回憶起過去:「當初台塑開出四大承諾都未完成!」台塑口口聲聲保證六輕會提高當地人就業機會,剛建廠時,卻只見一輛輛從高雄的遊覽車載著勞工直達六輕廠區。儘管下游廠商與外包商多是在地人,但比例不高。至於促使當地經濟繁榮,T大哥無奈地說:「六輕內就有餐廳,員工很少到外消費。六輕總公司在台北,繳稅後雲林也收不到稅。」本來六輕承諾將建設醫學教學中心等級的醫院,實質上卻規劃兒童醫院,鄉親抗爭後,三四年前才蓋了地區醫院。當初說的長庚護校到現在也無消無息。
一九九八年始正式運作的六輕石化工業區。其佔地三千甲,內有煉油廠、輕油裂解廠、汽電共生廠、發電廠、重機廠、鍋爐廠、矽晶圓廠及石化相關工廠等六十六家。國有財產局以每坪一千一百零七元的賤價 [2] 將原來要做為魚塭養殖的海埔新生地售給台塑,並抽砂造地,填海造陸做為六輕擴大廠區之用,其投資金額逾新台幣6,500億元 [1]。

投身社區發展事務的Z大哥表示,濁水溪砂石含量本來較高,但自從六輕抽濁水溪出海口的砂來填海造陸後,外傘頂洲變小,海浪直接打到海岸,破壞沙洲形成的天然漁場。不僅如此,六輕更借助政府之力自濁水溪建了集集攔河堰,且埋設二條總長約四十二公里,直徑四、五公尺,大卡車能行駛其中的工業用水輸水幹管,供應廠區內用水。六輕用水日以三十六萬噸計,為雲林縣全縣日用水的兩倍以上。此舉間接限制了當地農業用水外,也使得下游已被填海造陸抽走的泥沙更加無法補足,衝擊當地漁業、養殖業。

「風頭水尾」的雲林海鄉台西、麥寮,冬季海風強勁,又無淡水灌溉,農業發展不易,地下水井是主要的農業用水來源。「不用地下水絕對沒有收成,因為濁水溪不會流到這裡來。」Z大哥說。「六輕還沒來的時候,(沿海城鎮)斗南、虎尾、土庫地層下陷嚴重,現在卻連內陸(也有嚴重地層下陷)。」引水管更導致「濁水溪滲透率不夠,地下水補不上來」。
《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一書作者胡慕情,於網誌中這麼講集集攔河堰,足見政府重工輕農之嫌:
濁水溪被大規模地利用,始於集集攔河堰的興建,這項水利設施以農業之名開發,因為屬於川流水壩,所以只能掌握濁水溪二十億的水量,可見光是應付一期稻作,就很吃力。可是政府在集集攔河堰興築後,卻把集集攔河堰的水提供給六輕使用。水確實有提供給農民,但農民多半供三休四,有時候因為集集攔河堰要排砂,還會多休一天。水利署說農業耐旱性高,所以可以一兩天沒水,但工業不行,所以即便六輕當初明明簽訂的水供是枯水期沒有水權,你去調集集攔河堰的資料還是會看到它三百六十五天都有水。水哪裡來?調撥農業用水。六輕去跟農田水利會買水。至於農田水利會為什麼會有水、為什麼可以賣水,書裡有提到,是整個戰後國民黨為了穩定政權下的一種管制手段。而六輕每年的調撥用量,從三千八百萬噸到六千萬噸不等。其中2002年是特枯年,六輕九千萬噸的用水,高達七千六百萬噸,都是農用水。
彰雲地區其實不是特例。根據統計,台灣地區農業用水從一九九一年起的總可用水量就逐年減少,其中以灌溉用水減少最多,主要原因就是乾旱缺水,推行休耕轉作減少用水,以及灌溉用水被移用支援民生用水。以嘉南農田水利會為例,自1992年以後各年的實際用水只有計畫用水的70%不到,而被移用的農業用水均在五千萬公噸以上。 [3]
除了水資源的排擠效應,六輕最令人詬病的便是空氣污染。

【參考資料】

環境資訊轉載


#雲林縣環保局

#不給好空氣就搗蛋




#五輕&石化



#國外空汙治理


【活動快訊】中科擴廠停工大遊行─台中公民培力講座


地點:山佳伊咖啡館,台中市西屯區玉門路80巷1號,04-24634220
報名:請email「姓名、電話、參加日期」至3plus1coffee@gmail.com

2015/11/11(三)
時間:19:30~21:20
主題:中科三期后里園區的「環評聖戰」
講者:廖明田(臺中市后里區農業與環境保護協會理事長)
高基讚(長年帶領后里鄉親對抗中科三期的設廠與污染、臺中市后里區農業與環境保護協會成員、前台中市議員)

2015/11/14(六)
時間:14:00~15:30
主題:村夢紀錄片(中科高等研區在中興新村野蠻通過的過程)
講者:陳樂人導演(長年以影像記錄中興新村的變遷,曾入圍金馬、金鐘導演)

時間:15:40~17:10
主題:環境汙染對健康的影響,以PM2.5為例!
講者:陳仲勳醫師(虎尾若瑟醫院病理科醫師)

2015/11/18(三)
時間:19:30~21:20
主題:高科技的污染啟示,從日月光事件談起
講者: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2015/11/21(六)
時間:14:00~15:30
主題:中科四期彰化二林園區不當開發的始末!
講者:施月英(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

時間:15:40~17:10
主題:兒童過敏嗎?科學園區的污染對兒童的影響
講者:錢建文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腎臟科醫師)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環境資訊轉載













【讀者投書】一起選個再生能源總統吧!

作者:陳景銘(新岑國小教師)

時間來到2050年,您幾歲了?是否還活著?您的子女呢?那時科學家宣布地球溫度高於工業革命前攝氏兩度,地球生態機制失去控制,溫度將一直上升,人類再做任何補救措施都沒用了,人類滅亡的鐘聲正式敲響,試著想像那時全球股市天天跌停形同崩盤,只好休市;為爭奪糧食和水資源,各地戰亂不斷,烽火連天;犯罪率飆升到失控,人民擔心害怕,夜夜不得安寧等。很遺憾人類成為第一個自我毀滅的物種,曾經35年前我們可以自救的,只要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對減碳能制定出具體的決策,各國確實遵守,但在德國波昂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巴黎風會行前會,對於如何解決全球暖化相關問題爭論不休,會談一度卡關,更令人擔心將提升巴黎峰會談判的難度。

   104.10.29國語日報報導!達賴為西藏高原請命,地球暖化使冰川急速流失,不只衝擊依賴這些冰川供應水源的十三億人,西藏高原百分之七十是凍原,一旦溶化,將釋出大約現下全球溫室氣體總量25備的二氧化碳,恐引發更多災難,加速人類滅亡。

   來到新岑國小任教,除了可以從教室往外看到黑面琵鷺外,在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及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蘇銀添老師的合作指導下,建置了古生物活化石「鱟」的生態養殖教室,進行鱟棲地的模擬建造及監測與環境維護管理,鱟是一種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存活在地球已有4億5000萬年之久,歷經前五次物種大滅絕仍能生存下來,現今科學家證實現在是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進行中,一旦地球溫度超過攝氏兩度,人類無法像鱟一樣忍受極端氣候又不吃不喝,將走向滅亡之路。

   面對德國廢核及再生能源的成功發展,美國也意識到地球暖化的嚴重性,歐巴馬祭出史上最嚴的對抗火力發電計畫,而同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更誓當美國的再生能源總統;韓國濟州島給我們印象是個風光明媚的博弈觀光地區,但鮮少人知島上電力全來自風力發電,政府陸續補助居民的汽車汰換成電動車,2030年將成為全球第一個零碳島;未來各國的能源政策將決定國家興衰的關鍵,而我國呢?  

   蘋果邀鴻海到大陸廣設太陽能,該計畫預定由目前到2020年減少逾2千萬噸溫室氣體排放。依照蘋果說法,「在中國用了多少度電,就製造多少度清潔能源的電力還回去」。

   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日前宣示,將於2050年前停用化石燃料,全面改採再生能源。看好沙國預計投資逾1,000億美元發展再生能源設備,台電公司董事長黃重球昨天表示,今年9月台電已和沙烏地阿拉伯電力公司簽署備忘錄(MOU),未來也將攜手國內太陽能業者,組團前進沙國蓋太陽能廠。

   最賺錢的企業和最富有的國家都知道面對地球暖化的危機,再生能源是唯一選擇,我們的選擇呢?一起選個再生能源總統吧!

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環境資訊轉載

環境資訊轉載


「太陽像月亮,因為PM2.5啊!」楊國禎教授29日也拍下台中市台灣大道上午的情景痛批台中宛如大毒氣室!甚至捕捉到因空氣污染形成的「血日」,稱大家用身體吸收了被稱作污染的外部成本,損失了健康、壽命與未來。不少網友驚呼連連,直說問題嚴重短時間內可能無法解決,考慮要搬家。

空氣污染嚴重,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也透過臉書關心此議題,痛心指出,中部「紫爆」問題已進入第四天,而根據美國太空總數(NASA)觀測台灣及東亞氣膠光學深度(AOD)的資料顯示大陸顯現的紅色高污染的氣柱還沒到達台灣,但中部靠海已經出現紅色高污染氣柱,可確定中部紫爆主要的污染是自產的。閱讀完整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