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電子報
【環境大聲公 x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系列報導
2015年11月5日雲林訊,公民記者吳迪報導
六輕議題從建廠至今20餘年爭議不斷,王永慶曾與當時宜蘭縣長陳定南在華視辯論六輕環保,王永慶曾宣稱六輕絕對沒有污染,比廚房還乾淨好幾倍.但現在的你相信這些話嗎?在麥寮的居民至今還會定期收到一份來路不明的文宣刊物,「工廠煙囪的白煙是水蒸氣」、「以石油焦為燃料實現更環保發電技術」,這些奇怪的論點是誰寫給誰看的?
記者在10月31日走訪麥寮,採訪當地《自從六輕來了》團隊在地志工小滴(化名),談及麥寮人對六輕的資訊從何而來時,她拿出一整疊外地人從未見過的 〈親親報報〉,並表示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個月會收到一到兩期,2012年至今未停,內容環繞著台塑六輕以及雲林長庚報導。
奇特的是,該刊物上找不到發行單位,只看得到「編輯室」的地址與電話,志工團隊曾經依據上面寫的台南地址前往查看發現是假地址,之後換成台中地址也是假地址,至於電話則是空號或從未接通。這種每期四大版全彩印刷,免費寄送到全麥寮鄉每家每戶,卻不留線索無從考察的刊物,的到底是誰這麼大手筆發行的?
匪夷所思的「報導」內容
「六輕天空的白煙是水蒸氣,就像電鍋煮飯所排的水蒸氣一樣」、「塑化公司引進新發展的潔淨燃燒技術,以石油焦為燃料,實現更環保的發電技術」。這是〈親親報報〉其中兩期的刊頭文章。
文章質疑有關台塑汙染空氣的研究無公信力,表示六輕各項環保措施都符合環保署要求,甚至「成為國際石化廠區的楷模」,並且解釋六輕是石化廠非冶金場,產生重金屬微乎其微,而許多重金屬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地下水也有可能含有重金屬,研究顯然有針對性。
然而,小滴信手拈來他蒐集的資料,輕易就能打臉〈親親報報〉:麥寮的PM2.5(細懸浮微粒)為全台最高,並且台大公衛所詹長權研究團隊在2012年發表對六輕鄰近十鄉鎮進行三年採樣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距離六輕10公里的麥寮、台西空氣中,可測得氯乙烯、丁二烯、二甲苯、多環芳香烴、二氧化硫、鎳、鉻、砷、釩等重金屬致癌物,麥寮外環地區也測得有毒物質。
外地人看不到的真相
其他刊頭文章還包括「麥寮人口成長數一枝獨秀」、「六輕每年每人7200敦親睦鄰基金」,提及台塑廣發補助,媒體大篇幅報導補助金額以及戶籍數增長。
但小滴表示,雖然設籍人數增加,但實際入住的人口並不多,在拜訪街坊了解六輕議題時,沒有遇到年輕人,幾乎清一色是年長者,「能搬走的早就搬走了,剩下的是走不了,也或許是老了不想走了」。
小滴也提及,他在逐戶拜訪時頻頻受挫,因為留下來的居民,對於六輕議題大多不願多談,10戶可能只有5戶開門,而5戶僅有一戶願意討論六輕議題。如果六輕真如《親親報報》宣揚的風光,面對六輕帶來的改變,居民除了接受回饋金,為何都不願多談?至於,這些刊物的幕後發行單位到底是不是台塑,還是另有金主,或許已不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